正文复制
泉州晚报/2022 年/4 月/26 日/第 007 版经济· 资讯
“ 组合拳” 助力商务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我市新增在谈外资项目 5 个,投资总额 20.2 亿元
本报记者 王宇静
疫情之后,百业正兴。为了守住来之不易的首季开门红,泉州市商务局打出“ 组合拳”,分区分级、科学规范、安全有序恢复商务领域企业生产生活秩序。
顶层设计 上下“ 一盘棋” 服务立体化
为了确保 “ 组合拳” 打得稳准狠, 顶层机制设计很重要。 泉州市商务局通过组建 “ 一个专班”、建立“ 一套联系机制”、梳理“ 一系列手册” 等方式,明确工作职权责,让全市商务系统“ 一盘棋”,服务立体化,确保“ 指挥棒” 工作有成效有力度。
“ 一个专班” 即成立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外贸、商贸、电商、外资 4 个复工专班和
4 个网格挂钩服务组,立体化交叉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责任,宣讲政策,掌握商务企业困难和问题。
“ 一套联系机制” 则是建立电话热线、微信群等问题反馈渠道,指定专人做好问题收集、分解、落实、跟踪。同时开展“ 局长下基层” 活动,通过线上访谈或线下走访,“ 一企一策” 解决个性问题,“ 一事一策” 解决共性问题。目前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派出检查组,持续跟进各地商务领域复工复产工作,及时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76个。
梳理“ 一系列手册” 方面,统一印制“ 省市应对疫情惠企政策及申报指南汇编”“ 疫情期间商贸企业复工复产导则”“ 防疫、安全生产、复工复产检查手册” 等材料,交由复工复产小组下沉时携带,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精准施策“ 一体化” 纾困 畅通产业链
有了顶层机制之后,更重要的就是将服务落到实处,精准施策。围绕物流订单影响、融资需求及市场开拓这三个商务领域企业的复工复产痛点,泉州市商务局从三方面破解难题,以“ 一体化” 服务畅通产业链。
在畅通物流方面,为了破解疫情影响,泉州市商务局联合交通、海关、外管、税务等部门,及时梳理、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物流运输、订单履约、通关、结汇、退税等堵点。针对部分企业提出进口货物在厦门港超期滞留费用等问题,及时向上协调,减免泉州外贸企业在厦门港集装箱库场使用费。协调 DHL 等商业快递恢复运行,化解国际贸易结算单证传递受阻问题。推动中欧班列、海上巴士、水水中转常态化开行,疏解运输困难。针对部分电商企业提出因疫情期间快递、物流等配送受阻导致已售商品出现大量退单现象,对电商店铺的评价、排位、等级和流量等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及时汇总梳理上报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