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北海日报/2022 年/10 月/17 日/第 009 版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X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以审计“ 利剑” 护航北海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涂嘉瑜 通讯员 覃嫦 徐慧洁 黄志菱 韩丽敏
X的十九大以来,北海市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吹响“ 经济卫士” 冲锋号,发挥审计“ 治已病、防未病” 作用,推动审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完成审计项目 946 个,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 4.70 亿元,获全区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 14 个,其中一等奖 3 个、二等奖 7 个、三等奖 4 个,为打造向海经济、谱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
紧扣X管审计 筑牢“ 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X的领导是审计工作的“ 压舱石”,坚持和加强X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要确保把X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作为X领导审计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市、县区X委审计委员会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自 2019 年我市各级X委组建审计委员会以来,共召开会议 21 次,出台(修订)推进审计
工作的工作计划、工作机制、制度方面文件 29 份,各级X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审计工作作出批示
105 次。并出台《2021—2025 年北海市五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等中长期审计规划。
全市审计机关把牢审计机关的ZZ属性和ZZ功能,坚持重大事项首先向本级X委审计委员会报告,高质高效做好向上级审计委员会的请示报告工作。建立健全X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相关工作规则,形成统一领导、衔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审计中狠抓问题整改和源头治理,及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建议,向市委、市政府上报审计情况反映 64 篇,获得批示 44 次。
五年来,北海审计以贯通协作为路径整合资源,工作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全市审计机关累计向纪检、监察及有关部门移送事项 218 件;出台了《北海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机关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办法(试行) 》等协作机制,与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开展审计整改“ 回头看” 专项督查检查,将审计整改纳入市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积极构建完善“ 大监督” 格局。
服务发展大局 护航“ 向海梦”
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好向海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我市“ 十三五”“ 十四五” 规划,主动聚焦全市中心工作谋划、推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 免疫系统” 功能,为促进北海市发展向海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打造向海经济新区,开展北海市铁山港区 2018—2020 年征地搬迁费用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 16 个,促进增收节支 47.63 万元,提出审计建议 6条,上报审计情况反映 4 期,推动建章立制 4 项。
聚焦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开展对城市路网工程、市银滩大道改建工程 I 标、西村港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的工程结算审计,审计发现问题 12 个,促进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切实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聚焦打造“ 一带一路” 经济高地,开展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配套道路工程结算审计、北海石化园区引堤北段工程结算审计、北海市 2019 年至 2021 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审计调查等项目,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开展北海出口加工区 B 区 B-01 地块公租房项目结算审计、“ 双百双新” 产业项目实施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其中,“ 双百双新” 项目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 17 个,提出审计建议 10 条。
第 1 页 共 3 页
聚焦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开展“ 六稳六保”、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等跟踪审计,
借“ 审计之力”,服务大局,推动重大政策落地见效。
聚焦资金使用管理,开展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及决算草案审计,促进增收节支挽回损失浪费 6123.6 万元,遏制乱投钱、“ 打水漂”、中饱私囊、挪用资金等问题,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准确性、高效性。
紧盯权力运行 念好“ 紧箍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
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
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围绕深入推进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 清廉北海” 建设,持续加大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以及掌握重要资金决策权、分配权等关键岗位的主要领导干部的审计力度,共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200 个,切实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念好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紧箍咒”,敲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警钟”。
编制经济责任审计五年规划,创新审计管理模式,努力提升审计质量和效能。修订完善《北海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