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海南日报/2022 年/4 月/25 日/第 T06 版
奋进新征程 逐梦自贸港——喜迎省第八次X代会特刊
民族团结同富裕 共建共享自贸港
——海南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本报记者 刘操 通讯员 苏良飞
万山之间, 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连接大山内外, 一排排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房屋群众安居乐业;一所所现代化的学校里读书声琅琅;一片片农业基地里的农副产品正待销往全国;一座座设施齐备的崭新医院为广大民族地区群众解除病痛⋯⋯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绘就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轨迹,也组成了海南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画卷!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 56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158.3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15.7%。民族地区陆地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48.8%。省第七次X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南民族地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群众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对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印发实施《海南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海南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 规划》。在一系列重大政策的支持下,海南民族地区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其中 2021 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820.59 亿元,比2016 年增长了 60.33%——
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民族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取得积极成
效;
交通方面,中线高速公路、万洋高速公路、儋白高速公路、山海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海
南民族地区迈入“ 县县通高速” 时代,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通信方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自然村光纤宽带和 4G 基本全覆盖,圆满达成“ 全光
网省” 目标;
能源方面,海南昌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二期大项目开工,乐东国电西南部电
厂、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相继投入运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电网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打赢脱贫攻坚战,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指山市
等 4 个国家级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实现了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完成脱贫任务的目标。
此外,民族地区重视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支撑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创收,保亭、琼中、白沙、乐东、五指山等 5 个市县入选“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一批互联网农业小镇,涌现出一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依托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积极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产业,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省民宗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天的海南民族地区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民生改善更有保障,民族团结更加紧密,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全局
第 1 页 共 3 页
和战略的高度来部署和推进,深入开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X的民族政策,讲好海南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推动各族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近年来,我省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省民族研究所成立海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定期举办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文化交流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文化的兼收并蓄,构建和谐共融的民族关系氛围,推动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军(警)营。各市县充分利用“ 三微一端”,投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短视频等内容,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举办黎族苗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古尔邦节等活动,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民族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
省第七次X代会以来,海南省共有 12 个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4 名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