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联合日报/2022 年/8 月/1 日/第 004 版齐风鲁韵
临朐:启程“ 诗和远方” 做足文旅融合大文章
中共临朐县委书记 刘艳芳
临朐县地处鲁中,属沂蒙革命老区,总面积 1831 平方公里,辖 14 个镇(街、园、区)、92.8万人。倚沂山之浑厚,挟弥水之灵气,孕六千年文化底蕴,境内有北辛、大汶口、龙山等文化遗址
64 处,齐长城、北齐崔芬墓、北魏石佛造像、东镇碑林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 670 余处,素有“ 书画之乡”“ 小戏之乡”“ 中国观赏石之乡”“ 中国书法之乡”“ 中国诗词之乡” 的美誉;临朐地灵人杰,文人名家辈出,汉末高士管宁、明朝状元马愉、散曲大家冯惟敏等皆出于此;临朐钟灵毓秀,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五大镇山之首沂山、全国七十二大名泉之一老龙湾、“ 古生物化石宝库”
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不是香山胜香山” 的石门坊等景区景点 21 处,拥有“ 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 全国文化模范县”“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国家园林县城”“ 山东省旅游强县” 等荣誉称号 30 余项,是全国暑假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和首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近年来,临朐县委、县政府立足文化生态资源禀赋,始终把培强做大文旅产业摆在突出位置。秉持“ 打生态牌、念山水经、唱文化戏、走特色路” 理念,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局主力、文旅集团协力、文联协会助力、文旅云传播力作用,抓好部门协作,“ 四文” 同力,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双向赋能、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打响“ 灵气所钟,山水临朐” 品牌,为全县“ 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赶超”,加快富强生态幸福临朐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2021 年,在潍坊各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被评定为“ 一等” 等次;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被评为“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先进县”,是全省受到表彰的两个县区之一。今年 1—5 月份,在全市 22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临朐县 13 项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 项指标居 8 县市前 3 位。
强化项目支撑,构建文旅发展新优势。牢固树立“ 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 理念,坚持“ 项目为王”。临朐在全域旅游大视野下,高起点规划,坚持全景化打造、全领域互动、全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聘请高资质规划设计团队,高起点编制《临朐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 20 余部旅游专项规划,加快构建高品位、高标准“ 全域旅游发展” 大格局。从全县 40 多个文化旅游项目中,筛选确定了 20 个重点文旅项目,全程服务、顶格推进。华建大酒店、万达金街、嵩山石河漂流、齐长城潍坊非遗传承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沂山、老龙湾、石门坊、嵩山重点景区提档升级,隐士研学游、 沂山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 发挥重点企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培育骨干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县规上文化旅游企业达 21 家,县文旅集团被评为潍坊市“ 十大文化旅游集团”。加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长深高速纵贯临朐南北,济青高速中线即将建成通车,克黄路、潍九路、临历路、冶伦路等省、县道全面改造提升,全县镇村道路通车里程达 2300 公里,交通瓶颈得到有效解决,旅游景点实现无缝对接,“ 吃住行游购娱” 齐头并进,综合效益更加凸显。近三年来,全县重点旅游景区总游客接待量 1819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210 亿,景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旅游高质量发展演绎“ 速度与激情”。
深耕乡村旅游,提升文旅发展新动能。按照“ 全域大景区、全县大花园” 旅游发展思路,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推出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着力推进富裕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 三村共建” ,优化延续村庄原有景观特色和传统乡村原汁原味风貌,传承乡村文脉,凸显乡村风情,留住乡村记忆,打造外有景观映衬、内有文化铺垫的“ 一村一景” 升级版,演绎了美丽乡村的村貌之变、理念之变。“ 山东最美乡村” 寨子崮、“ 齐鲁最美田园” 淹子岭、“ 山东省古村落” 北黄谷、“ 网红打卡地” 腰庄⋯⋯一村一面孔,千村千模样,成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