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晋中日报/2022 年/8 月/22 日/第 003 版综合
牢记“ 三个敬畏” 书写灵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灵石县委书记 韩军
今年 1 月 26 日至 27 日, 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第三次亲临山西考察调研, 在晋中调研时指出:“ 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 灵石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将“ 三个敬畏” 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奋力书写新时代灵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牢记“ 三个敬畏”,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
灵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隋朝置县至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作为“ 千年文化之乡”,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完善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活” 起来的具体举措,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一是夯实文物保护基础。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古迹遗存点达 497 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 6 处。工作中,注重完善文物安全联席会议、联动巡查工作制度,织密县乡村三级文物安全管理网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近 5 年来投入 4000 余万元对资寿寺、后土庙、晋祠庙、夏门古堡、静升文庙等 10 处文保单位进行保护修缮。二是传承历史文化根脉。加强对王家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发,不断深化拓展“ 王家大院政德教育主题馆”“ 夏门古堡梁中靖廉政教育基地” 文化精髓。开展“ 拓印留史” 工程,对王家大院内砖、木、石三雕艺术品和大量楹联匾额进行拓印复制。持续提升王家大院、资寿寺、晋祠庙等一批国家级文物活化利用水平,延续好历史文脉。三是擦亮地方非遗品牌。依托静升古镇王家大院,让八方宾朋亲身体验刺绣、布艺、剪纸、拓印、泥塑等特色非遗项目;依托全县 79 项非遗项目,创新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等活动,设立“ 静升古镇非遗传习所”,不断拓展非遗传播新路径。
牢记“ 三个敬畏”,擘画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
灵石文旅资源富厚、发展基础良好、综合优势明显,必须紧紧抓牢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机遇,擦亮古镇大院、古堡、古村三块“ 金字招牌”,持续探索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新模式,聚力打造晋商文化展示与传承、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县域旅游标杆品牌。一是打造文旅产业集群。围绕静升古镇王家大院 5A 景区创建,投入 6.2 亿元实施 38 项环境提档升级工程,擦亮古镇大院文化名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开发;深挖文旅资源优势,做好深度融合文章,加快崇宁康养生态园、红崖峡谷景区三期、王家庄园蜜蜂文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