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2 年/8 月/21 日/第 006 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 古浪篇
牢记殷殷嘱托 书写奋进篇章
——古浪县三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2019 年 8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X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X的事业。
亲切关怀激荡奋斗豪情,巨大鼓舞砥砺前进征程。三年来,古浪县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力弘扬八步沙“ 六老汉” 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在新征程上书写下崭新篇章。
高质量脱贫摘帽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古浪县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 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建立防返贫致贫和帮扶机制。古浪县高效落实易返贫人口快速发现、评估响应、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动态监测 5 项机制,“ 三类户” 风险消除率达到 78.9%。在全省 2021 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专项考核和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中均被评为“ 好” 等次,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中被评为“ 优秀” 等次。
——持续优化帮扶力量。组建驻村工作队 92 个,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员 318 名,各级帮扶力量真驻实帮,助力乡村振兴。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 多规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 111 个,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 40 个,建成省级示范村 8 个,打造了古浪镇峡峰村红色美丽村庄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高标准培育产业 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古浪县按照打造沿山沿川沿沙“ 三大特色产业带” 的部署要求,大力发展“ 8+N” 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着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全力推进养殖业扩规升级。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 887 个,畜禽存栏量达到 448.5 万头只,羊存栏量连续 2 年居全省第一。森茂、国茂牛羊交易市场日交易量达到万只以上,提档升级方案正在编制,着力打造全省标准最高、功能最全、交易量最大的肉羊交易平台。
——不断加快种植业品质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 27 万亩、今年新建 15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 61.4 万亩,总产量稳定在 26 万吨以上,现代农业 MAP 技术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 1.5 万座,蔬菜年产量达到 65 万吨,产值达 10 亿元以上。
——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先后引进奶牛企业 9 家,建设生态奶牛产业园,金宇牧光互补
2 号牧场加紧建设,已投入奶牛 3.5 万头,日产鲜奶 350 多吨,构建了集饲草种植、奶牛养殖、鲜奶销售为一体的奶产业链,为武威市打造“ 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 提供了重要支撑。
——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投入各类资金 7.81 亿元,积极探索发展产业、联建商铺、光伏带动、入股分红“ 四条路子”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由 2019 年的 2006 万元提高到 2021 年的 5305 万元,村均达到 28.52 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4.3 倍。移民村 2021 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120 万元,走在了全省前列。
——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新建返乡农民工就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累计完成就业技能培
训 3.1 万人次,年均输转劳动力 8.8 万人以上。2021 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965 元,较 2019
第 1 页 共 3 页

年增长 18.6%,年均增长 8.89%,增速连续三年居武威市第一。
高起点践行绿色理念 构建西部生态屏障
古浪县把增绿护绿作为一项长期性重要目标任务,实施了县城东西“ 两山” 造林绿化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全县完成造林绿化 71 万亩、沙漠治理 48 万亩、退化林分修复 10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 12.75%,古浪进入了历史上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规模最大、进度最快、效果最好、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时期。八步沙“ 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八步沙林场X性教育、生态研学作用充分发挥,成为古浪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高要求保障民生 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古浪县持续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力度。
——大力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新建城关四小、古浪二幼等学校 19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