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2 年/8 月/9 日/第 011 版践悟
坚持“ 五个聚力”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中共运城市委书记 丁小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运城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省委“ 三晋强基” 工程,以村(社区)“ 五面红旗” 示范创建为抓手,抓X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聚力X建示范,筑牢基层治理“ 战斗堡垒”提升基层治理能力,X建示范引领是关键。
打造过硬队伍。以换届为契机,从乡镇事业编、优秀村X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等人员中,选拔 154 名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 320 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X组织书记。落实省委乡村振兴“ 万人计划”,招聘 732 名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强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市 147 个乡镇(街道)全部实现“ 一支队伍管执法”。实施村(社区)“ 两委” 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全覆盖工程,精准开展基层治理能力主题培训 359 期 6.08 万人次,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构筑红色网格。印发《关于加强X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的实施意见》 ,建设全科网格,推行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划分网格 6176 个、小网格 2.75 万个、微网格 7.37 万个,实现城乡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健全行政村(社区)X组织—网格(村民或居民小组)X小组(X支部)—X员联系户“ 三级体系” 网格X组织,实现网格X组织全覆盖,着力构建X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 两网融合” 格局。整合村(社区)、“ 两委” 干部、村民组长等各类工作人员,配备网格长、专职网格员 8561 名、网格辅助员 2.89 万名,把网格打造成维护社会稳定的“ 前沿哨”、联系群众的“ 服务站”。
优化考评办法。开展先进典型评比,连续两年培育选树 38 个“ 五面红旗” 示范村(社区)、
15 个基层治理“ 样板社区” 和 13 个“ 示范农村”。实行星级化考核,印发村X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实施方案及细则,将评定结果与村X组织书记个人发展、绩效报酬、社保待遇、离任补助挂钩,享受相应待遇。
聚力产业兴旺,增强基层治理“ 硬核底气”产业兴旺是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的基础。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五年行动,创新构建“ 1+4” 工作体系,在全国率先搭建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发放国内首张“ 农村资产数字证书”,吸引 6 家金融机构、2172 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入驻,发放贷款 800 余万元;村X支部申报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526 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机构 171 个;结成村企对子 1803 个;打造“ 五好” 红色村 47 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 快车道”。深化农村集体“ 三资” 清理整治,扎实开展“ 清化收” 工作,清理不规范合同 3.79 万份,清收债权 4900 余万元,化解存量债务 1.9亿元,收回新增资源收费 1400 余万元,增厚了集体经济家底。
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 7 家、78 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产值完成 164.24 亿元,同比增长 61.97%。培育高质量合作社,积极发展联合社 71 家,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分别达 94 家、344 家,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培育特色家庭农场,全市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 1272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75 家。
第 1 页 共 3 页
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坚持“ 生态固本、业态增效”,发展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农庄、民俗村等休闲农业产业,乡村经济多元发展势头强劲。深入实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培育电商直播基地, 1 县 17 乡镇入选山西省农村电商强县、 电商强镇。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 科技园、创业园建设,创建全国农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