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辽宁日报/2022 年/11 月/11 日/第 001 版
项目建设“ 加速跑” 振兴发展添动能
——我省扎实推进十五项重大工程综述
本报记者 刘璐 赵婷婷
开栏的话 立冬已过,寒意渐浓,但放眼辽宁各地,项目建设却热度不降、力度不松、速度不减。今年以来,我省把履行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 ZZ使命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施了 15 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引领性重大工程,并将其作为全省项目建设的总抓手,以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落实,全省上下抓项目、促投资的氛围日益浓厚、势头良好。眼下,距年底还有不到两个月,这些项目进度如何、效果怎样?本报今起推出“ 重大项目建设进行时” 专栏,组织记者分赴东西南北,深入建设一线,通过记录干部群众“ 拼、抢、争、实” 的激情与干劲,展现辽宁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振兴发展的生动画面、宏大场景。
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产业项目建设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项目投资稳中有升、形势向好,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 5763.2 亿元,同比增长 3.3%。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加快、比重提升;新项目、大项目增势强劲,新开工建设项目 4464 个,数量增长
33.9%,投资增长 57.2%,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 87.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 141 亿元,新增专项债券 409 亿元,均创历史新高。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其中,我省若干重大工程建设起到了关键性、引领性作用。
今年年初,我省编制出台《辽宁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实施若干重大工程行动方案》 ,围绕维护国家“ 五大安全”,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共谋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 1046 个,总投资 2.36 万亿元,以此为总抓手,加快解决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推动投资结构优化调整。目前,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成效显著,开复工项目达 800 多个,实际完成投资 1986 亿元,全省上下形成抓项目促投资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势头,为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为进一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我省以一批重大项目落实落地推动国防基础设施保障提升工程、军工装备提质融合工程取得实效。
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守护粮食安全,就是守护国家安全。立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省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工程,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设施农业等重大项目 40 个。其中,2022 年续建、新建的 38 个项目已全部开复工,落实资金 181.9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131.38 亿元,年内改造高标准农田 375.25 万亩,黑土地保护 600 万亩,粮食产能基础不断夯实,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生态安全是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我省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废弃矿山综合治理、辽河干流防洪提升等项目为重点,加快实施“ 绿满辽宁” 和“ 水润辽宁” 两项重大工程。其中,“ 绿满辽宁” 工程主要建设六大类
19 个项目,总投资 155.6 亿元,目前已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 22.36 万亩、防风治沙固土 307.59 万亩、绿化扩面提质 67.39 万亩,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 3.4 万亩,新建成绿色矿山
11 个。“ 水润辽宁” 工程重点建设输供水、防洪、水土保持等八大类 16 个项目,总投资 677 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 12 个,完成投资 50 亿元。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聚焦能源安全,我省突出抓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 45 个重大项目(含打捆) ,总投资 6474 亿元。其中,2022 年计划开工项目 9 个,投资 626
第 1 页 共 3 页
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 6 个,完成投资 385 亿元。重点推动的清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庄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辽河储气库群项目、中交营口 LNG 接收站项目以及徐大堡核电 3、4 号机组项目建成后,将对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断提升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省着力推进科技引领创新工程、数字辽宁工程和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建设。其中,科技引领创新工程谋划建设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