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辽宁日报/2022 年/11 月/11 日/第 009 版地方新闻· 朝阳
逐梦前行谱新篇
——朝阳县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旭
核心提示
X的十八大以来,朝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砥砺奋进,逐梦前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到 2021 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10.8 亿元,年均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 55 亿元,年均增长 1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288 元,年均增长 8.7%。
这十年,朝阳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推进新县城建设向数字、智能、低碳方向转变,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4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年均达到80%以上,城乡面貌大幅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综合实力再攀升
今年 8 月,随着 220 千伏华八线、兴戴线成功运行,标志着全省单体容量第二大的光伏平价上网项目——朝阳县晶澳 300 兆瓦光伏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朝阳县晶澳 300 兆瓦光伏项目,总投资约 14.54 亿元,投运后年均发电量约 5 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 395 万吨。近年来,朝阳县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总装机容量现已达到 1000 兆瓦。
X的十八大以来,朝阳县面向全国,主攻京津冀,全县总动员,全民抓招商,选商选资,招大引强。自 2017 年以来,朝阳县累计落地项目 222 个,域外引资 111.6 亿元。中国电力、晶澳集团、东方希望、首农集团等一批大央企、大民企强势入驻,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朝阳县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中心,落实管家制度,强化全程服务,项目建设多点发力、质效双升,累计实施 500 万元以上项目 330 个,完成投资 158.7 亿元。中电国际 500 兆瓦光伏、百盛钛业、华森木业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建成投产。
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现入驻企业 80 家,有色金属新材料成为“ 一县一业” 主导产业。全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关联企业 23 户,是全国最大的海绵锆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海绵钛生产基地。全县形成了以辽宁华锆、辽宁华祥、百盛钛业、东锆新材料为支撑,做强做优有色金属工业链一体化、集群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基地。
按照整合资源、精深加工、全链攻坚的发展思路,朝阳县聚焦规模化、精细化、高级化,推动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快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朝阳县以柳城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市场优势以及资源禀赋,突出钛、锆和其他有色金属主导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产业。近年来,朝阳县累计实施老企业合资合作项目 139 个,全力做好“ 三篇大文章”,实施改造升级项目 61 个;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36 户、“ 规升巨” 8 户;累计实施校企合作项目 90 个,转化科技成果 86 项,组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 13 家,天亿机械、明宇化工成功入选辽宁省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83 家,高新技术企业 14 家,雏鹰企业 6 家,成功获批辽宁省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
朝阳县抓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全力实施“ 并联审批、联合验收” 创新改革,“ 一网” 可办、“ 一门” 进驻达到 100%,被确定为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县。全县电商企业达到 56家,农村布点实现 300 个行政村全覆盖;现代物流发展迅速,物流企业达到 125 家;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全县旅游年收入 2 亿元以上。
第 1 页 共 3 页

这些年朝阳县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由 2017 年的 89.1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110.8 亿元,年均增长 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 4.5 亿元增加到 7.5 亿元,年均增长 13.6%;固定资产投资由 36.1 亿元增加到 52 亿元, 年均增长 9.6%;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 28.3 亿元增加到
55 亿元,年均增长 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24.9 亿元增加到 31 亿元,年均增长 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1649 元增加到 16288 元,年均增长 8.7%。
城乡融合促发展
在朝阳县新县城中心区,新建的光伏车棚坚固宽敞,既能遮阳,又能发电,并配有充电桩,低碳节能更环保。压力步道通过人走路产生的压力可以发电,电子显示屏即时显示产生的电能,步道上的“ 一小步” 成为低碳生活的一大步。
在朝阳县新县城,除光伏车棚、压力步道外,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中心、屋顶光伏、太阳花、
智慧路灯、微风风机、风光路灯、发电地砖等组成了综合智慧能源的诸多应用场景。
十年前,朝阳县“ 有县无城”。2011 年 7 月 31 日,朝阳县新县城正式开工建设。以此为标志,朝阳县进入加速城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新县城选址地处柳城镇,总面积 33.8 平方公里,城市布局充分尊重地形地貌,沿河带状发展,并建立南北向山一水一城的生态廊道。近年来,在新县城发展建设进程中,朝阳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新县城向数字、智能、低碳发展转变,并探索数字化智慧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全面提高城乡建管水平,让城乡功能更完备,生活环境更宜居。
朝阳县围绕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总定位,以满足人民宜业宜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并全力推进文教设施建设,县城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第一初中、博睿学校、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凤鸣广场、数据中心、人防中心、文化大厦陆续建成,金融街、华新城等小区交付使用。蒙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