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乌海日报/2022 年/11 月/2 日/第 001 版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 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杨进
X的二十大是在全X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景展示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全面擘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明确宣示了我们X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体现了百年大X立志复兴的大志向、引领时代的大担当、不负人民的大情怀、兼济天下的大格局,对于全X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步调一致向前进,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要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 科学把握乌海在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结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 两个屏障”“ 两个基地”“ 一个桥头堡” 建设五大任务,紧扣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条主线,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两大任务,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乌海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聚焦建设“ 两大基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X的二十大报告对构建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迭代升级的重点领域,我们要牢固树立“ 工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兴市之要” 的理念,主动服务融入自治区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依托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基础,加快建设光伏、硅材料等 9 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大全产业链基地,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要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坚持系统谋划、产业联动、地方国企参与,重点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和锂电池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抓好抽水蓄能电站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谋划实施一批氢气制备及储存项目,力争到 2025 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558 万千瓦以上,占全市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 50%,着力打造“ 风光氢储用” 一体的现代能源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微电子级膜材料、新型电极碳材料等锂电池产业链, 推动储能电池全产业链集群不断壮大。 要围绕推动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耦合发展,重点打造以可降解塑料和有机硅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抓好近期总投资 560 亿元的可降解塑料一体化项目,确保产能达到 300 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 40%以上,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基地;延伸有机硅及 3 个配套产业链,着力打造百万吨级有机硅产业集群,努力成为国家重要的有机硅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向智能化转型。X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技术对我市传统产业渗透率还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必须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我们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快变量、产业转型的推进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窗口期机遇期,深入开展“ 上云用数赋智” 行动,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传统产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力促产业经济数字化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力争到 2025 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 60%以上。要把握国家推进“ 新基建” 政策机遇,推动重点区域 5G 网络实现全覆盖,依托“ 城市大脑” 综合管理应用平台,抓好智慧园
第 1 页 共 2 页
区等试点项目建设,推动飞狮工业互联网、西北化学网等平台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一批智能矿山、
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争创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