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学习时报/2022 年/11 月/25 日/第 003 版学习文苑
荆州:荆风楚韵洗新城
湖北省荆州市市长 周志红
“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人们对荆州的耳熟能详,大多源自《三国演义》当中“ 刘备借荆州、 关羽守荆州、 吕蒙袭荆州” 等传奇故事。 实际上, 荆州之名和地理界定最早见于 《尚书· 禹贡》:“ 荆及衡阳惟荆州”,因此也有“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 的说法。
历史,是一座城市亘古不变的根基和印记,她赋予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特质,也
见证这座城市在沧海桑田的百转千回中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一)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ZZ、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公元前 689年,楚文王迁都于郢(今荆州纪南城) ,之后 21 代楚王在此建都 411 年。由于楚国境内遍布荒山河流,常披荆斩棘与野兽为伴,一度被北方中原人称为南蛮。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楚人的斗志。历代楚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过南岭进涵谷,南征北战,疆域不断扩大,国力逐渐变强。楚庄王在这里“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演绎了“ 饮马黄河、观兵周疆、问鼎中原” 的历史佳话。
经过楚先民不断的实践探索,这里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技术,古老的铁器制品、精美的漆器工艺、精湛的丝绸工艺、先进的青铜工艺,共同创造出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极盛时,楚国“ 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纪南城宫殿巍峨,城邑富丽,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东汉哲学家桓谭《新论》记载:“ 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新而暮衣弊。”
(二)
楚人尚凤、崇拜天地,对身外广阔又神秘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敬畏,由此而萌生出浓厚的浪漫
主义色彩,也焕发出传承千年的芬芳诗意。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以老庄散文、屈宋诗赋为代表的楚国文学,引领时代风骚,将“ 浪漫” 的色彩体现到极致。《庄子》一书,不仅是一部杰出的思想哲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妙趣横生、特色鲜明的优秀散文著作,它思想瑰奇奔放,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战国中后期,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吸取南北文化之精华,熔注进强烈的浪漫精神,创造出一种新的骚体诗歌——《楚辞》 , “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曲《离骚》吟出了屈原忠君忧民的爱国情怀,更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楚国郢都为楚文化中心,郢人善歌,郢地处处是歌,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街谈巷议、生活故事皆能入歌,“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到外都能听到悠扬地道的歌声。荆楚古音流传千年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依然如管弦丝竹、悦耳动听,构成了荆楚大地上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浪漫情愫。荆州方特《楚乐》,利用“ 真人+高科技” 手段,将浪漫楚辞、飘逸楚舞、恢弘楚乐以及楚地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等文化瑰宝高度融合,震撼演绎了钟鼓合鸣、竽瑟交织的唯美场景,谱写了一曲浓郁浪漫的楚文化传奇乐章。
(三)
“ 堂堂庙貌人赡仰,忠勇惟君更有谁?” 三国时期,关公镇守荆州十年,对国以忠、为人以义、待民以仁、作战以勇,“ 忠、义、仁、勇” 的精神品质受到炎黄子孙的广泛推崇和世代传承。
第 1 页 共 2 页

“ 革命烽火燃荆楚,红旗漫卷湘鄂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荆州洪湖、监利、石首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