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佛山日报/2022 年/8 月/23 日/第 A06 版理论周刊 新论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
从国资国企改革看佛山的坚守与突破
佛山日报记者 林润栋
8 月 8 日,佛山召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8 大市属企业集团全新亮相。一座民营经济大市,为何要下如此大功夫进行国资国企改革?一座万亿 GDP 城市,如何蹚出改革再出发的独特路径?
对此,本期《理论周刊》专访了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他认为,佛山国资国企步入大整合大发展的关键期,改革要坚持系统思维、坚守城市特色,立足优势资源、敢啃民企不愿啃的“ 硬骨头”,积极布局新产业,走出佛山国资国企发展新道路,走出国资国企与民营经济高效率新互动。
佛山国资国企步入大整合大发展关键期
此次国资国企改革明确了佛山抢抓国资国企大整合大发展机遇,进行系统化全面改革重组的
决心。
《理论周刊》 :如何解读佛山当前出台的《佛山市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
彭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同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整体处于下行周期,国企保障国计民生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佛山因早期改革路径等因素,长期以来国企相对不强,尤其是跟佛山在全国全省的经济体量相比、跟省内一些城市相比,佛山的国企相对缺乏存在感。其次,佛山国资国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大整合的阶段,佛山是下定决心进行系统化全面改革重组,还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 《实施方案》的出台已经明确了答案。可以预见,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将带来大发展机遇。此次佛山对 8 大市属企业集团的整合,有条理也有思路,抓大放小,有利于把国企做优做大做强,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是一个机遇。无论上市也好,还是发展混合所有制也好,在佛山国资国企发展的大多数领域并不排斥民营经济和外来资本。
改革蕴含着佛山发展的独特路径
8 大市属企业集团明确了佛山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新领域、新方向。
《理论周刊》 :作为一座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制造业城市,佛山进行国资国企改革有何独特
性?
彭澎:佛山国资国企的发展经过一段曲折的探索和实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产权改革。在此次改革中,佛山的乡镇企业更多地转向民营经济,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化改革,其成绩有目共睹,也产生了罕见的一个镇出现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的佳绩。在这个时期,佛山国资国企让出市场空间,只要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能接得上的领域,国资国企都以“ 收缩” 为主。第二个阶段是十年前“ 准公共领域” 和“ 半公共领域” 的提出。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只要是公共领域,政府就应该牵头,比如水务、垃圾处理等。但是一些带有公共领域性质的项目,也可以全球进行公开招商,国企民企外企都可参与。另一些领域也可以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合作,采取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其实,佛山在实施这些具有探索意义做法的同时,也察觉到自身国资国企相对较弱的情况,开始重新组建一批国企。当下, 《实施方案》开启了佛山国资国
第 1 页 共 2 页

企大整合的新阶段。分析 8 大市属企业集团可发现,佛山国资国企改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