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参考报/2022 年/11 月/7 日/第 005 版国企周刊
深改革、优结构、建一流
——国资国企落实改革新使命新任务
记者 王璐
编者按
2020 年以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到三项制度改革大范围破冰破局, 再到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现全方位整体性优化,改出了新活力、高效率、好机制。面向未来,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赋予了国资国企新的使命和任务。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际,X的二十大报告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使命新任务。如何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之上,进一步落实新使命新任务,成为当前国资国企的最重要工作。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资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政策落实落地,以高质量X建引
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展现国资国企新担当。
体制机制改革走深走实
“ 在我们单位,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功能作用已充分凸显。”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董事会秘书魏前虎对改革带来的治理之变深有感触。
南方电网通过“ 一张表” 明确 131 个权责事项,清单之外无权力,通过“ 一个范本” 将X的领导落实到全系统,让“ 谁来行权”“ 有哪些权”“ 怎么行权” 等一目了然。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从全面完成“ X建入章”、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X委(X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到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国有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如何进一步激发活力动力?抓住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这个“ 牛鼻子”,国资国企锚定“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目标,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建立和实施市场化用工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中核集团的顶尖科学家拿最高工资,百万年薪的超过 14 人。中核集团 100%实现公开招聘,创新推行以标准工时为基础的管理部门员工量化考核工作法,同级人员奖金分配最大差距达到64%,员工奖金降幅最大达到 28%,累计建立各类中长期激励计划 110 个,覆盖成员单位 137 家。
国务院国资委 11 月 6 日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显示,围绕“ 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截至 2021 年底,97.3%的中央企业子企业经理层成员签订契约,覆盖经理层成员 11万人,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比例达 42.9%;围绕“ 员工能进能出”,截至 2021 年底,中央企业新进员工 99.5%采用公开招聘方式,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达到 4.5%;围绕“ 工资能增能减”,2021 年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的中央企业占比 99.3%。
“ 全面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促使企业经理层成员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摆脱了国企干部的传统认知, 激发和保护了企业家精神, 既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着眼点和抓手,同时也将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 长期关注国企改革的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
第 1 页 共 2 页
理祝波善说。
据了解,目前三项改革已经在国资国企中大范围破冰破局,未来要进一步推动“ 三能” 机制在各层级企业普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