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方日报/2022 年/4 月/26 日/第 A07 版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南粤大地绚丽绽放
——广东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南方日报记者 王聪 通讯员 粤民宗
民族工作,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位于南海之滨的广东,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地区之一,先秦时“ 百越杂处,各有种姓”,随着历史的变迁,汉、瑶、壮、畲、回、满等民族世居于此,如今 56 个民族齐全,并且是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最多、输入最多、增长最快的省份。做好广东民族工作,对全国民族工作大局的意义不言而喻。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2021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 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举一纲而万目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东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南粤大地绚丽绽放。
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共同走向现代化
广东辖有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还有 7 个民族乡和一批分散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区。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很大发展,但限于历史、地理、自然
等因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曾是脱贫攻坚的一块“ 硬骨头”。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 总钥匙”。
高规格部署推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我省民族地区调研,并于 2019 年 5 月出席在韶关乳源召开的全省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对加快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随着《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广东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条例》等政策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助推改革发展,加上法治保驾护航,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两翼齐飞”。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2015 年以来,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推动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省、市、县成立三级工作专班,共同推动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同时,建立起省领导挂点联系制度,每个自治县由 1 位省领导挂点联系。此外,有关地市、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帮扶成效还被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考核,逐渐形成X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格局。
省内省外帮扶齐发力。在省内,省财政 2019—2022 年安排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补助资金,由 4400 万元/年增加至 2 亿元/年;广州、深圳、东莞等市对口帮扶,省属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3+1” 结对帮扶,爱心企业定向捐赠资金,有力激活了民族地区发展动能。在各方努力下,截至 2020 年底,广东民族地区 7281 户、19222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 13 个相对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在省外,广东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以民生援建为龙头,以产业和智力援建为两翼,带动对口帮扶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4 省(区) 、14 个市(州)93 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对口支援西藏林芝、
第 1 页 共 4 页
新疆喀什、四川甘孜 29 个县(市、区)全部脱贫。
融入大湾区建设 加快实现绿色发展
此前“ 藏” 在深山的乳源石韭,现在广州居民通过手机预约下单,1 小时内就能收到。南岭的蔬菜,被端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生动体现民族地区正在加快融入大湾区建设。
农产品走出深山,离不开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支撑。
3918 公里,这是截至 2020 年底连南、连山、乳源等民族地区公路通车的总里程。2021 年 11月 27 日,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的韶关丹霞机场正式通航;二广、许广、京珠北、广乐等高速公路联通粤北和大湾区,广清永高速铁路建设提上日程⋯ ⋯ 一条条“ 大动脉”“ 毛细血管”愈发畅通。
同时,民族地区实现光网全覆盖,4G/5G 网络基本覆盖,“ 三通一达” 主流快递到村入户已成常态。电商平台、直播带货,让民族地区农特产品“ 香飘” 大湾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省民族地区基本位于北部生态发展区,是大湾区绿色屏障的重要
一环。
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乳源东阳光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逐步成形,省级高新区、广业集团明华机械厂等相继建成投产⋯⋯随着大湾区生产力要素流入,一批总部经济企业、绿色高端制造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 火车头”。目前,全省民族地区已创建连南稻鱼茶、连山丝苗米、乳源南岭蔬菜等 5 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 2.6 万户农户增收。
天蓝水碧青山秀,我省民族地区风景如画。3 个自治县森林覆盖率均达到 80%左右,这一数据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农业、全域旅游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绿色“ 双引擎”。稻田养鱼是连南农耕文化的传统之一,这些年连南打出“ 稻田鱼文化节” 的品牌,目前有稻田养鱼近万亩,带动数千养殖户增收。2019 年起,连南计划投资 1.34 亿元建设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科普宣教基地标杆、 全国石漠化治理成果展示样板与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打卡点。 连南、 连山被评为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连南成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创建单位。连南、连山、乳源被认定为“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勾勒幸福生活剪影
从 2019 年 4 月开始,“ 粤省事” 平台新增少数民族特色服务和少数民族旅游服务专区,提供多个民生事项便捷办理服务。这是我省推动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坚实有力的民生保障,勾勒出一幅幸福生活剪影:群众收入不断提高,2021 年,乳源、连南、连山 3 个自治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全省平均值同期占比由 2012 年的 60%提高到约 80%;住房安全、饮用水安全、看病住院、子女上学全都有了保障,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粤菜师傅”“ 广东技工”“ 南粤家政” 三项工程,帮助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职业技能人才,为他们铺就高质量就业之路。
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地处山区,前些年由于交通闭塞、产业空心化,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 2.7 万元,村民住着破房子,村道泥泞、污水横流。这些年,在佳兆业集团的结对帮扶下,上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