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2 年/6 月/21 日/第 003 版要闻
X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网信系统从无到有、网信工作“ 四梁八柱” 基本形成——
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浓厚网上氛围
本报记者 邓清文
6 月 20 日,“ 云南这十年” 系列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省委网信办专场,全面介绍我省网信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7 年底以来,我省、州(市)网信部门陆续组建成立,网信领域政策支撑体系和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全省“ 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 的工作格局不断巩固,网信工作“ 四梁八柱”基本形成,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汇聚网络正能量
云南省网信系统着眼服务X和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结合重要节点、重点事件、重大活动精心组织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构建网上网下“ 同心圆”,确保网络空间正能量始终充沛。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三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等,开设“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奋斗 勇往直前” 等大型网络专题,传播量累计超过 2 亿次。
全省网信系统充分发挥各级网络媒体作用,持续打造具有较强吸引力、影响力的精品。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16 期《看新时代· 云南一分钟》州(市)系列宣传片奏响礼赞新中国、奋进彩云南的昂扬旋律;聚焦脱贫攻坚成就,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系列短视频催人奋进;庆祝中国共产X成立 100 周年,“ 镜头里的故事· 云岭红色地标巡礼” 系列直播传播量过亿。2021年,“ 亚洲象保护专题采访” 累计点击量超过 110 亿次,覆盖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年度网络传播的亮点。近 3 年来,全省共推出传播量“ 1000 万+” 作品 130 余件(组),“ 1 亿+” 作品 35 件(组) 。
近年来,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我省主动设置议题, “ 世界花园彩云南”“ 云南十大名品” 等特色网络主题推广深入人心;“ 早安云南” 融媒体专栏、“ 出彩云南人”系列短视频等项目形成品牌效应;“ 象往云南” 网络 IP 在全国形成影响。今年推出的“ 我家云南美” 大型融媒体互动宣传项目,全网相关互动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 7 亿次。
通过统筹全省网媒资源,我省开设网上文明讲堂、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专题专栏,一大批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现象级作品相继涌现、广受好评。“ 云南· 昆明网络文化节”活动形成品牌,每年吸引上亿次点击量,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我省创新做实“ 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推动网上群众路线走深走实,吸引网民为云南发展建言献策,真正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近年来,省委网信办年均收集网民反映集中的意见建议 3000 余条。
稳步推进网络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全省网信系统深入推进网络生态治理,压实主管部门管理责任、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促进网
络生态持续向好。
通过不断完善网上网下联动处置机制,我省网信系统协调推进“ 净网”“ 剑网”“ 护苗” 等整治行动,上线“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