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中日报/2022 年/4 月/11 日/第 001 版
让文明之光照亮巴中每个角落
——我市深入推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牟柯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一件符合市情民意、惠及千家万户的
实事。
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了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1 年度测评结果。巴中以 87.51 分在四川 6 个地级以上提名城市中排名第 1 位,在全国 97 个地级以上提名城市中排名第 26 位。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是信任与肯定,更是对 366 万老区人民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将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始终践行“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的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以势不可挡的攻坚合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全力以赴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
明确目标 驾稳创文"航船舵"
2021 年 1 月,中央文明办正式公布 2021-2023 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巴中成功拿下“ 入场券”。自此,我们迈上了新的征程,向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发起冲锋。
“ 要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力摘桂冠的壮志、志在必得的决心,坚决打赢创文这场硬仗,全力建设‘ 四宜四有’ 现代化新城,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向组织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这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鼓角声声,形势催人。我市高度重视创文工作,将新一轮创文工作作为“ 一号工程”,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为执行指挥长、市级相关领导为副指挥长的创文指挥部。
去年以来,市委书记、市创文指挥部指挥长何平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创文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整改时限和要求。他强调,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从市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创文指挥部指挥长高鹏凌多次主持召开指挥部会议,并深入实地调研,
研究解决创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强力推动创文工作落地落实。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创文指挥部的统筹部署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全力以赴。“ 哪里最难?我去!” 直面难点问题,直指民生关切,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多次以“ 四不两直” 方式直奔主干道、社区、农贸市场等地开展现场督查、暗访,让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
针对督查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拿出过硬作风和针对性举措,一项
一项抓整改,让各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健全机制 把准创文“ 指南针”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找准定位,抓好关键着力点。
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构建“ 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协同合力抓、分级负责联动抓” 的创建格局,创新建立“ 周督查、旬督导、月调度、季考评、年考核、严奖惩” 的创建机制。先后制定《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工作规则》等,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运转,切实提升创文工作组织实施效率。
为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浓厚氛围,一方面,我市坚持
第 1 页 共 4 页
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 排难攻坚火线” 历练、识别、检验干部的重要平台,围绕“ 重奖有功之臣、 严惩无为之士” 总导向, 出台制定 《巴中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问责激励办法 (试行) 》等制度,从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个方面架构起科学的制度保障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创文工作动力。
另一方面,出台《巴中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包保工作方案》 ,广泛发动机关单位和广大X员干部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进社区、听民意、社会服务零距离,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公益服务、文明劝导、监督指导和创建宣传等活动,营造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紧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文明行为短板,针对交通出行、环卫作业等 10 大重点群体(领域)开展“ 1+10+N” 文明行为集中培训。通过分区域、分行业、分层级、常态化、递进式的培训,先后开展集中培训 50 余场次,培训 3 万余人,干群文明素养持续提升。
惠及民生 筑牢创文“ 压舱石”
巴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一直是制约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大短
板,“ 补短板,促提升” 是我市创文工作最迫切的需求。
为全方位推进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切实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为三年创建周期开好局、起
好步,在创文工作中,我市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改造期间,结合城市规划和老旧小区问题短板、历史文化、居民需求等因素,科学确定基础类、改善类、提升类三大改造类别,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改造标准,统筹做好老旧小区水电气管网改造、路面硬化、排水排污、安防消防、停车设施配建等工作,改善居住条件,全方位提升群众生活环境。
4 月 9 日,在巴州区东城街道鼓楼社区书院小区入口处,几张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记录了小区的巨大变化。原来杂乱的小区花园,如今绿化优美功能齐全;原来脏乱的楼道墙壁,如今全部刷白翻新⋯⋯居民杨川告诉记者,小区的全新面貌和功能配套让居民都举着大拇指大声赞好。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而书院小区,正是其生动诠释的案例之一。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累计实施改造项目 475 个、涉及 10.15 万户,改造量居全省第 5位。
群众愁盼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