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唐山劳动日报/2022 年/4 月/6 日/第 001 版
文明之光在战“ 疫” 中闪耀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疫情防控大局中着力提升贡献率综述
本报记者 郑芃芃
3 月 19 日,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市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行动就是担当。市文明办迅疾动员一切力量向中心聚焦、为大局服务,尽锐出战、主动作为,踊跃投身战“ 疫” 一线。连日来,文明之花在战“ 疫” 中绽放,文明力量在战“ 疫” 中闪耀,不仅彰显了唐山这座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的鲜亮底色,也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舆论引导,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市文明办充分运用精神文明建设方式方
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持续凝聚人心、鼓舞士气。
有效激发广大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3 月 19 日,市文明办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会媒介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 ,号召全体市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任务,以全民抗疫的实际行动把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 敢打必胜,我们有信心;保持从容,我们有耐心;坚持不懈,我们有恒心;传递温暖,我们有爱心!” 信中的“ 金句” 立时热传全城,广大市民备受鼓舞,凝聚起全市上下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文明家庭代表向全市广大家庭发出倡议,号召每个家庭都积极行动起来,奋战在一线的坚守岗位、勇挑重担,在家留守的服从指挥、守望相助,共同筑起抗击疫情、守护家园的铜墙铁壁。积极选树文北办事处爱国里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龙东街道景泰翰林“ 张思庄志愿服务队”、翔云街道石油家园“ 爱心妈妈送饭团队”、古冶区“ 心灵有约志愿服务队”、丰润区“ 救援学会志愿服务队”、丰南区新婚第二天就脱下婚纱奔赴抗疫一线的优秀志愿者邵朋丹等疫情防控先进典型 180 余个,示范带动更多的人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大局献计出力。
大力营造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浓厚氛围。依托唐山广播电视台推出“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唐山一定赢” 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直播节目,现场连线采访路南区福乐园社区、仁恒湖滨城社区,路北区祥瑞里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同时在线人数突破 20 万人;在我市第 7 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全市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被《央广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予以报道,累计通过《河北日报》 、长城网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153 篇次;组织创作志愿服务主题歌曲《红马甲》 ,持续加油鼓劲,在全社会营造和衷共济、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开展志愿服务,传递X和政府的温暖、展现英雄城市的大爱
疫情发生后,市文明办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应急预案,并于 3 月 20 日印发《关于进一步科学有序专业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通知》 ,科学安全有序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为全力开展流调排查和隔离管控提供有效保障,实现快速反应、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截至目前,全市 16.9 万余名志愿者、1600 余支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战线各个领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舍小家为大家、讲奉献勇担当,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抗疫一线“ 志愿红”,也成了一道暖心的风景线。
当好“ 宣传员”,助力防疫教育引导。全市 1.5 万余名的志愿者每天来来回回穿梭在村居的各个角落,利用“ 大喇叭”“ 小喇叭”“ 明白纸” 等形式,开展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宣传
第 1 页 共 2 页
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积极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为社会舆论注入更
多正能量。
当好“ 守门员”,参与疫情排查治理。全市 10 万名志愿者积极配合基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