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平顶山日报/2022 年/8 月/18 日/第 007 版法治
郏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 六个专项活动”,咬定目标任务,细化各项指标,精心组织,大力推动,确保各项工作如期落地见效——
筑牢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本报记者 卢拥军 通讯员 颜璐 贾光普 孙凌枫
新闻背景
记者从市检察院获悉,截至 7 月底,郏县人民检察院在今年的业务指标考评中,共有 27 项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位居全市前三名,其中有 21 项全市第一。
郏县人民检察院“ 半年报” 整体好于预期,成绩令人鼓舞。
跃动的数字展现了该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印证了市检察院X组开展“ 六个专
项活动” 的科学决策,凝聚了全院干警的心血汗水。
今年是检察机关“ 质量建设年”,因此,该院紧紧围绕“ 六个专项活动”,咬定目标任务,细化各项指标,加压加力加速度、奋起直追勇争先,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
市检察院X组书记、检察长侯民义对郏县人民检察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郏县县委书记王景育、县长李红民对郏县人民检察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近日,记者深入郏县人民检察院进行了采访。
今年 4 月,新一届郏县人民检察院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行动践行诺言,紧紧围绕市检察院部署的“ 六个专项活动”,带领全院干警能动履职、实干进取,全面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亮点纷呈:
全面做优刑事执行检察
在“ 主要业务指标” 优化专项活动中,从今年 4 月开始,郏县人民检察院坚持“ 稳定规模、重在质效”,以业务考评指标和核心数据为导向,全面提高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质效。
一是以核查纠正脱漏管为核心,推进社区矫正和监外执行检察工作全面发展。把核查纠正社
区矫正脱管、漏管工作作为社区矫正检察的重点,助力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财产刑执行检察工作。依法纠正不及时移送立案、不及时执行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等行为;对已执行完毕的财产刑执行案件,重点审查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执行内容是否足额如实履行;对裁定终结执行的案件,重点审查是否有不当情形,切实纠正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的行为。
三是做实减假暂案件全链条监督。从提请、征求意见、决定到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违
法违规的蛛丝马迹,切实纠正不当情形,为维护刑罚执行公平公正提供有力支撑。
据统计,今年 1 月至 7 月,该院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在全市绩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创建“ 朱国强检察服务工作队”
在“ 特色亮点工作评选” 专项活动中,从今年 4 月开始,郏县人民检察院为切实发挥创新引领、典型示范作用,动员各部门结合实际,培育品牌。结合“ 杨来法” 式涉农检察联络员推广工作,成立以朱国强同志命名的检察服务工作队,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问题。
今年 58 岁的朱国强 2008 年从部队复员到郏县人民检察院工作, 2015 年 9 月受郏县县委组织部和郏县人民检察院委派,先后到郏县冢头镇秦楼村、梁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中,他秉承军人品质,发扬军人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把这两个软弱涣散村的X组织创建成为“ 先进基层X组织”,把这两个村建成了充满希望和朝气的美丽乡村,他被郏县县委授予“ 优秀
第 1 页 共 6 页

共产X员”“ 出彩郏县人”“ 劳动模范” 等称号。
朱国强检察服务工作队由 15 名检察干警组成,他们几乎每天深入各个乡村开展走访活动,主要履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职能。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通过设立流动法律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工作。二是搜集案件线索。加强对涉及耕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污染整治、 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等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案件的线索搜集。 三是开展案件回访。对不捕、不诉等案件定期进行回访,听取案件当事人的意见建议,及时向院X组反馈情况,促进规范公正执法。
目前,该院立项申报的“ 创建‘ 朱国强检察服务工作队’ 助力县域治理新模式” 创新品牌项目,经市检察院X组研究,作为全市创新品牌项目之一向省检察院推荐。
巩固完善“ 销号清零” 依法治水模式
在“ 我为群众办实事” 专项活动中,从今年 4 月开始,郏县检察院以“ 河长+检察长” 机制为抓手,立足职能,创新思路,与县河长办、南水北调管理部门密切协作,巩固完善“ 销号清零”依法治水模式,为推动河湖生态治理修复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该模式内容包括 “ 15+1-N”,“ 15” 即县域内 15 条跨境河流,“ 1” 即南水北调工程郏县段,“ N”是指完成县域内河道整治修复的河流数,注重打好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 组合拳”,对南水北调干渠周围的河流进行全面“ 减负清零”,从源头上确保水质不被污染。
该院运用这种模式,对发现的履职不到位或不依法履职问题发出检察建议,限期进行治理,对整改到位的及时进行“ 销号”。今年上半年,共发出诉前整改检察建议 28 件,督促县河长办下发督办函 89 件,督促相关部门取缔河流沿线的餐饮店 20 余家。
今年 5 月 11 日,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监督守护南水北调的做法在《法治日报》刊登,反响强烈。
大力推进检察新媒体建设
在“ 大学习、大研讨、大培训、大练兵” 专项活动中,从今年 4 月开始,郏县人民检察院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在推进大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强等优势,大力加强新媒体建设,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短而精、“ 接地气” 的文字和视频材料,扩大学习教育的受众。
该院结合全国模范检察官马俊欣的先进事迹拍摄了微电影《乡槐》 ,真实展示了马俊欣面对生命中的不幸,挺着残疾的身体,用钢铁般的意志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投身无比热爱的检察事业。结合郏县人民检察院爱心驿站工作经验,自编自导自演了微视频《检爱》 ,用心、用情展现了郏县人民检察院爱民的高尚情怀,反响强烈。
微视频作品《检爱》于 8 月 15 日在“ 河南检察” 微信公众平台展播。《检爱》和《乡槐》两部作品均入围“ 全省检察机关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展播作品”。
…………
郏县人民检察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其经验有以下几点:
以案件指标为“ 指挥棒”,“ 四步” 走好办案质效提升路
今年 5 月 31 日,郏县人民检察院对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开展“ 回头看” 专项评查活动,并
对评查出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评查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 以审查卷宗材料和实地察看相结合的方式, 对线索调取是否规范、行政机关回复情况、办案程序是否合法、文书制作和使用是否规范、印证材料是否齐备、案卷装订以及整改实效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评定。
针对案件卷宗中发现的问题,评查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回避、不遮掩,从细节“ 找瑕疵”“ 挑毛病”,第一时间反馈给承办人。承办人诚恳照单认领,对照评查报告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整改,确保案件评查取得实效。
第 2 页 共 6 页

该院以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为抓手,分四步持续加强对“ 案” 的管理,不断促进检察业务工作提质增效。
——选准切入点,让狠抓学习成为推动工作的“ 源动力”
为推动“ 主要业务指标” 优化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郏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全体员额检察官召开业务工作推进会,通过加强学习,把优化“ 主要业务指标” 作为日常的工作自觉,时刻关注业务数据变化,让他们都成为数据分析的“ 行家里手”,切实发挥出了案件质量指标“ 指挥棒” 的作用。
——巧抓结合点,让细化责任成为推动工作的“ 助力阀”
为提升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郏县人民检察院以量化检察人员业绩考评为目标,制定动态填报的《检察官工作考评表》 ,修订完善《检察人员绩效考评办法》 ,将业务数据指标细化到日常考核中,通过每月从质量、效率、效果 3 个维度对检察官办案质效的精准评估,实现对员额检察官办案质效的实时监控,更好激发员额检察官办案的主观能动性。
——立足着力点,让研判会商成为推动工作的“ 方向盘”
为解决影响办案质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郏县人民检察院每月组织召开业务工作推进会,深入查找检察业务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并对检察业务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的分析汇总情况进行通报。通过建立“ 问题督办单、预警提醒单、通报单” 等管理制度,督促部门负责人在指标分析通报中找准弱项,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苗头性问题抓好改进,把影响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的问题,落实到每起案件、每个承办人,持续通过问题的及时整改,不断优化案件质量。
——把握落脚点,让内部监督成为推动工作的“ 净化器”
为确保规范、公正执法,郏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的关键环节,充分运用流程监控、案件评查、反向审视、专项督察等监测手段,不断加大案件流程网上管理力度,通过严格事前、事中监督,持续强化办案瑕疵问题的全流程监测预警。对在监督中发现的不规范问题及时反馈给办案人员,督促其进行整改,让办案质效稳步提升。
该机制受到了市检察院的充分肯定,今年 7 月 15 日在“ 平顶山检察” 微信公众平台上向全市推广。
倒逼检察官树立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把每一个诉讼环节做深做实做透,达到不返工、不折
腾的目的,以“ 求极致” 的态度精益求精办案。这就是郏县人民检察院一直秉承的办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