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西法治日报/2022 年/8 月/4 日/第 A01 版
法治之光照进寻常百姓家
广西法院推动学习贯彻落实民法典走深走实
本报记者 魏素娟
“ 今天的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以后我家水牛奶再被人假冒,也知道怎样维权了。”
6 月 29 日,北流市人民法院新圩法庭在辖区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北流市仕利奶水牛养殖场老板梁显对上门送法的法官连连表示感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广西法院正确实施民法典,依法保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权利及其他
合法权益,明辨是非、惩恶扬善,通过小案件释明大道理,让社会充满正气正义。
创新方式 让民法典深入人心
“ 好意同乘发生事故, 我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杜绝高空抛物, 共同守护 ‘ 头顶上的安全’ 。”
2021 年 12 月 3 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办国家宪法日暨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警察学院师生等近 60 人到法院参观体验。民一庭法官为大家讲授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并现场解答法律问题。
民法典颁布后,如何宣传好这部史无前例的“ 鸿篇巨典” 成为法院的重要任务。广西法院围绕群众关心的涉民法典热点问题,创新方式、丰富载体,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创作推出系列普法动漫作品《打篮球撞到老人怎么办?》《 “ 双面” 妻子》《黄大爷找秀珍》等,让民法典“ 活” 起来;与广西舞台美术学会合作创作民法典法治戏剧《法官,您听我说》,让民法典“ 动” 起来;积极参与微博热门话题讨论,让民法典“ 热” 起来⋯⋯自治区高院坚持以司法宣传为载体,积极培育宣传品牌,创新方式丰富载体,高效推进民法典宣传工作。
全区各级法院发挥自身特长,灵活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河池市东兰县、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法院等,以唱山歌、模拟庭审等形式大力宣传民法典;贺州市昭平县人民法院创作推出《每周一“ 典”》新媒体普法栏目,以动漫形式每周讲解一则民法典小知识。
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区各级法院积极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
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七大主题活动,“ 接地气” 地将民法典送进千家万户。
以案说法 实践引领法治之路
“ 你唱山歌破坏我的家庭和睦,对我诽谤、辱骂、威胁,必须赔偿。”
“ 我在微信群里唱山歌,并没有针对你们夫妇,你们离婚关我什么事?”
……
通过唱山歌表达心中情感,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想到也会引发名誉权纠纷。今年 5 月,柳州市融安县人民法院对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作出判决,韦女士在涉案微信群上发布赔礼道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