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湖南法治报/2022 年/6 月/30 日/第 005 版理论园地
以五高五力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衡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杨龙金
今年以来,衡阳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护航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主题主线,突出“ 五高”、用好“ 五力”,确保了全市ZZ安全无闪失、社会安全提质量、平安建设上水平、法治建设上台阶。
一、突出高站位,在安保信访维稳上全面聚力
聚焦“ 五大风险”,创新思路举措,统筹战术战法,拿出实招硬招,奋力打好了重大风险防范仗。一是全力管控重点人员。一方面,抓好“ 面上” 预警,以县域警务改革“ 八大机制” 为契机,对全市 188 个乡镇(街道)开展风险分析评估,确定 1 类 57 个、2 类 86 个、3 类 45 个。另一方面,抓好“ 点上” 管控,紧盯涉政、涉恐、涉稳等“ 十三类” 重点人员,依托“ 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机制,确保各类风险第一时间动态感知、落地管控,有力实现了“ 六个不发生”。二是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创新推出信访维稳“ 五步一规范” 工作机制,由市、县、乡、村 4 级书记担任组长高位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并按照“ 大领导包大案件、小领导包小案件、一般领导包一般案件” 的原则,逐一落实领导包案和化解责任,推动各类信访积案实现“ 清仓见底”。三是全力维护大局稳定。牢牢盯住底线底板工作,建立“ 二· 八” 定律抓底线工作机制和“ 一触即发”反应机制,健全完善“ 信访、公安、维稳+N”“ 铁三角” 工作机制、“ 1、3、5”“ 一呼百应” 快速处置机制和立岗、巡岗、基地快处岗、高峰岗“ 四岗联动” 巡防勤务机制,抓好情报预警、核查管控、精准处置、源头防范“ 四个环节”,妥善处置了一批涉军、涉众、涉访等突出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全市没有发生一起有重大影响的敏感案事件。
二、突出高水平,在“ 试点合格城市” 创建上精准发力
坚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当作一项重大ZZ任务、ZZ责任来抓,统筹全市上下系统化、制度化、专班化加快推进 850 项具体任务完成,奋力打造市域“ 共治同心圆”“ 善治指挥链”。一是高位推进创建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组长、第 1 副组长的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由 7 名市领导牵头负责、58 个职能部门同向发力、市县乡村“ 四级” 书记共抓创建的工作机制,并创新实行“ 2+2”(政法委和牵头单位各明确 1 名处级领导和 1 名科长)工作专班负责模式,通过制发“ 一方案、两指南、三清单”,确保了创建工作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标准化推进。二是全面拧紧责任链条。建立健全集中培训、联点督办、对单销号、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制定出台《考评办法》,并搭建运用智能管理系统,组建 6个联点协调组,对各单位、各县市区试点工作,点对点指导、面对面督办、实打实检查,形成了全域统筹、四级联动、力量整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发挥智治最大效能。建成覆盖市县乡村 4 级的实体化综治中心,依托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以公安大数据为支撑,与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指挥中心、矛盾化解中心联动运行,构建网格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的市域联动网,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共同推进平安建设。四是奋力争当“ 单项冠军”。在区域特色中认领自治强基品牌,结合政法工作职能职责,深挖重塑当前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潜力活力,打造了一批务实管用、名气响亮的衡阳品牌。如,打造了“ 衡阳群众· 平安守护人” 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实行“ 衡阳群众” APP 智能管理、志愿者星级评定、日常激励考核等措施,推动全市广大干群积极参与法律宣传、信访维稳、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市实名注册“ 衡阳群众” 志愿者人数已达 145 万人,已组建志愿团队 4800 多个、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2.6 万余次。打造了“ 法治物业小区”“ 五治” 融合品牌,在社区推行以“ 一会三清、三看三上门、六查
第 1 页 共 3 页

六反馈” 为主要内容的“ 里巷工作法”,并按照“ 五有”“ 五无” 标准,探索构建“ 社区治理小区化、小区管理物业化、物业管理法治化” 的社区治理“ 三化” 模式,推动实现了社区、小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 3 方共建共治共享;打造了“ 湾村明白人” 自治强基品牌,将“ 五老”、退休村支“ 两委” 干部、返乡创业人员、热心村民等组织起来,发挥其地缘、血亲优势,引导他们协同村“ 两委” 干部,当好政策法规“ 宣传员”、矛盾纠纷“ 调解员”、社情民意“ 信息员”、乡村振兴“ 助推员”、乡风文明“ 监督员”,把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难心事办成“ 明白事”,基本实现了“ 小事不出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