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经济日报/2022 年/6 月/28 日/第 A04 版今日关注
法院帮扶办法多 红兴村红火起来
本报记者 刘书贵
记者手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从 2001年开始,大理州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 大理中院”)响应X的号召,连续多年派出一批又一批干部参加南涧县帮扶工作,二十年如一日,始终秉持为民初心,用心、用情帮扶,给米家禄村带来了巨变。如今,米家禄红兴幸福自然村无处不体现着法治文化的元素,德法议事亭、乡规大道等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米家禄村的沧海桑田,让我们切身感受了红兴村环境的新变化。作为红兴村定点帮扶单位,大理中院着力改善红兴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扶持特色产业项目,大力加强乡村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实现脱贫致富,办好了群众关心的每一件事。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 不一样” 的帮扶路子。
大理中院院长童晓宁在米家禄村调研时说,大理中院将坚持红色引领,守初心、担使命,以村民自治增活力,以国家法治强保障,以社会德治扬正气,一如既往支持南涧县,支持乐秋乡、支持米家禄的发展。
南涧县委书记王绍基介绍, 乐秋乡米家禄村是大理中院挂钩帮扶村,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易地搬迁到乡村建设,大理中院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和汗水,从策划到实施,从设计到建设,都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米家禄村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米家禄村红兴集市的建设,是南涧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全县要以米家禄为榜样,加快村庄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相信各村的发展都会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米家禄红兴村位于国道 214 线公路边,距离县城 14 公里,米家禄村隶属于南涧县乐秋乡,下辖 15 个自然村,16 个村民小组,共有 506 户 1817 人,是南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从经济欠发展、贫困面较大的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乡村振兴启幕后,在挂钩米家禄村委会的大理中院帮扶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 红兴之路”,如今,米家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理中院以实现“ 乡村振兴” 为目标,以“ 红色引领乡村振兴” 为理念,以强化“ 五治融合” 为抓手,以搭建“ 红兴集市” 为平台,倾情帮扶出资出力、用心用情实施,一个合作社、一个节庆嘉年华、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等“ 十个一” 工程,助力安置实现产业、组织、人才、生态、文化“ 五个振兴”,在州、县、乡、村共同努力下,昔日搬迁点红红火火,“ 兴兴” 向荣。
法院用心帮扶思路新
漫步在乡规路,记者随同南涧县乐秋乡X委书记张波、大理中院驻南涧县乐秋乡米家禄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何群走进红兴村,村口一排排光伏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青草绿树红花环绕在光伏太阳能电站旁。一幢幢整齐划一的两层居民小楼,青青菜园和向日葵掩映其中,“ 乡情、乡愁、乡规” 3 条大道纵连起整个村庄。道路旁的白墙上,一幅幅农民画讲述着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民俗风情的故事。记者注意到一幅生动的农民画,不同民族的群众聚在桌边,共同观看普法宣传手册,听法院干警的讲述,“ 法在身边” 在画中得以体现。
记者在红兴幸福村了解到,依托红兴集市硬件、软件建设,米家禄村要实现“ 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以建供销社为基础,开展乐秋乡特色农产品销售,通过培育、政策扶持、政府
引导、逐步建立“ 三农” 产品销售集市,力争创建南涧农产品物流集散销售地。
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基层X支部和X员先锋模范作用,以“ X员大篷车” 收购农产品、工
第 1 页 共 3 页
业产品下乡送货,实现X员(大篷车)+农户+市场(供销社)闭环运行,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人才振兴——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培训基地,由云南艺术学院聘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人进行扎染、竹器、农民画、编织、刺绣等教授活动。
文化振兴——梳理乐秋乡、米家禄村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脱贫攻坚故事等,通过实景展示、农民画创作,将自治、法治、德治“ 三治融合” 理念引入乡村文化建设,规划乡愁、乡情、乡规步道,同步推进乡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振兴——围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农产品” 要求,鼓励群众发展绿色生态产品。
聚合资源发力巧搭台
曾经的米家禄村,资源匮乏,种植养殖业种类单一,缺乏劳动力,脱贫之后如何持续发展成
为焦点问题。
米家禄村采取“ X支部+合作社”“ X支部+带头人+农户” 等X建产业模式,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不断优化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了集学习、体验、市场、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红兴村。米家禄村以合作联合社为基础,充分发挥基层X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X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