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通日报/2022 年/8 月/24 日/第 A05 版挑重担扛重责 建设平安南通
打好纠纷多元化解“ 组合拳” 做好基层社会治理“ 大文章”
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X组书记、院长 刘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全市法院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推进“ 诉源治理减量工程”,围绕夯基、拓面、提质、增效四个维度,加快构建高水平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夯实诉源治理工作根基上狠下功夫。用好“ 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 指标,推动将指标考核从县(市、区)延伸至街道、乡镇,着力破解前端治理责任弱化问题。完善基层解纷服务体系,构建“ 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法庭” 三级解纷路径,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吸附屏障功能,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建立递进式预防化解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分流、源头化解。推动“ 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开展“ 无讼村居(社区)” 创建,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努力让大量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未诉。发挥司法建议功能,对司法领域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向X委政府提出治理建议,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推进类型化诉调对接,在拓展一站式多元解纷覆盖面上狠下功夫。全面梳理长期以来全市法院与各有关单位、组织建立的对接机制,分门别类研究实质化运行方案。对金融、保险、商事、物业、建筑等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形成以行业或企业内部消化为主,行业专业调解或仲裁为辅,诉讼托底的源头治理模式。高度关注金融领域纠纷,依托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会同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建立协同共治机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