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114]
浙江法治报/2023 年/2 月/27 日/第 001 版
“ 最系列” 背后的三张“ 金名片”
2022 年浙江政法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倩
最近,浙江公安民警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为期 40 天的春运结束了。
这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运,官方数据显示,期间浙江交通流量大幅上升,高速公路流量同比上升 8.91%、景区游客量同比上升 42.96%,元宵烟花大会更是吸引了百万观众前来打卡。为守护群众平安过节,浙江仅公安交警部门就出动警力 34 万人次,以民警的“ 辛苦指数” 换取群众的“ 幸福指数”。
“ 你永远可以相信浙江!” 过去一年,浙江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两大奇迹”的浙江篇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步增强,被公认为群众最有安全感、司法文明指数最高的省份之一。
回头看,厚积安全之势,用好法治之道,提升治理之效,支撑浙江成为“ 最系列” 的密码,正是平安浙江、法治浙江、“ 枫桥经验” 这三张“ 金名片”。
厚积安全之势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没有安全,无谈生存与发展。X的二十大把安全摆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报告中“ 安全” 成为继“ 人民” 与“ 发展” 之后提及率最高的关键词。这为平安建设和安全工作注入新的丰富内涵,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浙江是全国最早提出并部署 “ 大平安” 建设战略的省份。 多年来, 浙江始终坚定不移用好 “ 八八战略”,走好平安浙江建设之路。18 年不懈坚持,平安已成为浙江最鲜明、最温暖的“ 符号”之一:在 2021 年年底首次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浙江受奖的示范市、县(市、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更多 资料+ :114]
十八而志。置身推进“ 两个先行” 的宏大场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浙江必须厚积安全之势,充分发挥、持续放大平安中国示范区的先行优势,推动平安浙江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去年 7 月,一场实体运作、实兵战斗的除险保安攻坚行动打响。这是浙江瞄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所在开出的制度化“ 药方”。以这场行动为抓手,浙江政法机关迭代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平安风险预警预测防控应用,以工作确定性应对风险不确定性。从被动到主动、从应急到常态、从零散到系统,浙江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开启系统性重塑。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群众“ 恨怨烦”,浙江政法机关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组织开展“ 钱潮” 系列集中统一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跨境赌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排查整治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火灾等公共安全隐患;聚焦群众“ 求想盼”,浙江政法机关优化政法服务供给,持续深化“ 一窗通办”“ 一网通办”“ 车检一件事”“ 侨纷一件事” ⋯ ⋯ 浙江人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可保障。
看看数据:2022 年浙江全省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 12.93%、17.55%;打掉涉黑涉恶团伙
144 个; 电信网络诈骗损失数同比下降 37.92%, 追回养老诈骗赃款 6.92 亿元, 全省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同比分别下降 31.2%、20.5%⋯⋯群众安全感 99.19%,列全国第三。
社会更加安定、人民更加安宁。对浙江来说,平安建设拥有先发优势、呈现领跑姿态,更需
久久为功、行稳致远。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 : 114]
用好法治之道
开年以来,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狂飙》从一众影视剧中杀出圈,引爆热搜,成为新的“ 社交密码”。
从《扫黑风暴》《破冰行动》到《狂飙》 ,为什么政法类题材的影视剧总是让观众直呼过瘾?抛开演员精湛的演绎和抽丝剥茧、环环紧扣的剧情,强化观众“ 爽感” 的,还有邪不胜正所彰显出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亦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浙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法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