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 信:114]
长春日报/2023 年/2 月/16 日/第 002 版要闻
坚持改革创新 为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贡献政法力量
——我市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周源
二月的长春,祥和安宁。行走在街头巷尾,闪亮的警灯与多彩的霓虹交相辉映,法治的微风
轻轻拂面,所到之处尽是一幅幅和谐稳定的优美画卷。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在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的征程上,全市政法机关必须紧扣职责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创新分量、科技含量和群众力量,才能在维护国家ZZ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大有作为。
回顾过去一年,全市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春、法治长春,为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贡献了坚实可靠的政法力量。
打击违法犯罪
为更高水平平安长春建设提供新支撑
平安,是人民所愿、民生之盼。必须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把安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
把百姓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让平安成为守护群众、保障群众权益的铜墙铁壁。
2022 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我市展开,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养老诈骗犯罪。
突出精准打击,将打击锋芒对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涉诈违法犯罪;严格依法办案,
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全力追赃挽损,最大程度挽回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
在专项行动中,政法机关协同配合、一体作战,一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犯罪得以惩处, 一批受害老年人的追赃挽损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一批因养老诈骗形成的涉稳风险被妥善化解,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打造“ 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我市加强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春,以新安全格局服务新发展格局。
人民群众对平安的呼唤,就是政法机关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一串串数字,见证着我市预防打
击违法犯罪的坚实步伐——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动扫黑除恶“ 十件实事” 落地落实,建立健全扫黑除恶斗争各类长效机制 90 个。在地铁站、公交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 。
始终保持打击震慑高压态势,全市刑事案件破案率提升 31%,扒窃案件下降 93.6%。
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制定《长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20 条措施》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损失数下降 70.4%。[更多 资料+ :114]
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追缴涉案赃款 7.7 亿元。
荣誉是检验工作的最好写照。“ 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一张张亮丽名片,彰显出平安长春的不懈追求。
人民幸福,平安相随。如今,一个安全领域更全面、人民群众更满意、防控体系更科学的平
安长春正大踏步走来。
推进多元治理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资料+ :114]
[(更多资料+:114)]
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搭载新引擎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实
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 通过‘ 百姓说事点’ ,小区居民主动把‘ 抢占’ 的菜地清除了,政府又把菜地改造成了绿地。环境好了,邻里之间也不再因为抢地闹矛盾了。” 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许大爷对“ 百姓说事点” 赞不绝口。
宽城区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立足基层、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着力打造覆盖城乡、普惠便捷的“ 百姓说事点” 服务网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通过“ 唠家常” 的形式获取便捷、精准的公共服务。
注重示范引领、项目推进,我市扎实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在全市打造 85 个示范特色项目,综治(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并实战化运行,建设标准化示范点 35 个。推动出台《长春市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条例》 ,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市域层级治理活力。
我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探索“ 五治” 融合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举措。
找准信仰之根,补足精神之钙。我市坚持以ZZ引领聚合力,组织开展“ 四史” 系列教育,激发广大X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原动力。开展“ 百年史卷心随影动” 教育电影X课活动,让X员干部在参加活动中挖掘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尊崇法治,善用法治。我市坚持以法治保障助发展,推动市县乡三级X政机关全面建立法律顾问队伍,全市 244 名律师为各级X委、政府及职能部门提供法律顾问服务。深化“ 一村一法律顾问” 工作,758 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与村(社区)签订了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合同,实现村(居)聘请法律顾问 100%的目标。
深耕德治教化,构建文明新风。我市坚持以德治教化促文明,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了浓厚的守法诚信、向上向善的文明氛围。传承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精神,6 人先后荣获“ 中国好人” 荣誉称号。
畅通基层治理 “ 主动脉”, 打通居民自治 “ 内循环”。 我市坚持以自治强基增活力, 加强村 (居)规范化建设,健全自治法人备案机制。完善自治组织功能,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作用。大力推进城市“ 千米社区” 建设和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供综合便民服务。
以“ 智” 提“ 质”,以“ 智” 促“ 治”。我市坚持以智治支撑提效能,抓住新基建发展机遇,打造数字长春升级版,全面提升公安信息化建设。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打造市域社会治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