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健康报/2023 年/3 月/22 日/第 003 版新闻
信息化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
首席记者 叶龙杰
一直以来,卫生健康行业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两大战略融合落地,深入实施“ 十三五” 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医疗健康大数据规范应用和“ 互联网﹢ 医疗健康” 创新发展,为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以 DR 为代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提速扩面,医院信息化建设成为各家医院频繁点击的“ 优先项”。
国家医保局 DR 专家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表示,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对信息化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信息化建设在深化“ 三医联动” 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信息化是“ 必答题”
2022 年 9 月 1 日零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随着该院急诊科顺利完成第一例患者个人账户结算,现场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舒了一口气。9 月 1 日零时、7 时、9 时、13 时,该院共济保障应急值守小组一边动态指导门急诊个人账户结算,一边通过日情信息统计表及时向市医保中心汇报个人账户运行情况。
为规范个人账户定向使用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落实国家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北京市于 2022 年 9 月 1 日启动个人账户定向使用工作。之后,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为定向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本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医药费用。
为推进这项改革,2022 年 7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医保与物价管理处及信息中心、门诊结算处共同配合,加班加点完成人工窗口、自助机结算安全升级改造和密码键盘配置调试工作; 8 月 30 日, 该院完成虚拟卡正常、 欠费状态下的门急诊人工窗口和自助机挂号、 缴费、退费、退号的全流程测试。
开通使用个人账户的第一天,该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大批患者对个人账户封闭管理工作略有知晓,迫切想了解政策细节。门诊导医人员分散在各楼层自助机旁介绍个人账户定向使用政策的出发点,并给参保人发放市医保中心印发的宣传册。门诊结算员在人工窗口协助患者完成缴费时个人账户的密码输入。医保与物价管理处及时汇总门急诊、住院患者定向使用个人账户过程中出现的系统问题,及时向北京市医保中心及相关技术支持方反馈情况,争取快速解决问题。信息中心及时调整个人账户扣减优化 HIS 控制问题。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保障个人账户平稳运行。
闫勇表示,当前,5、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正在逐步进驻各级医院,大到多院区、集团化建设,小到用药状况评估,不同程度的智慧化应用场景正在逐渐连成医疗服务闭环,“ 医保信息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2021 年,国家医保局印发《DR/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 年又印发了《关于做好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 DR/DIP 功能模块使用衔接工作的通知》 ,意味着我国医保支付改革工作正在加速向前推进。
为推进这项改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开展了一年多的模拟运行工作,通过建立机制、组织培训、数据监控、完善临床路径、狠抓病案质量、完善绩效激励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具体落实,为实际付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闫勇介绍,这项工作深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入到临床科室, 就要补充、 优化现有临床路径, 建立重要病种、 高风险手术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 ,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完善手术医师的准入及退出机制,严格控制诊疗风险,提高效率与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此同时,临床科室还要积极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选择适宜的医疗技术,建立并逐步完善药品及耗材标准化应用路径,确保合理使用药物及耗材,降低运营成本,以此高效对接即将使用的 DR 付费系统。
“ 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信息化的助力和赋能。” 闫勇说,“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信息化是基础,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对标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医院应对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必不可少的‘ 入场券’ 。另一方面,以 DR 为代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能够从宏观层面的外部管理制度和微观层面的院内管理制度方面,全面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重构,并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升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
推进诊疗行为规范化
“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后, 正式推动了 DR 付费制度改革, 未来将成为医保支付的主要手段。”在闫勇看来, DR 改革引发了医疗系统各个方面改革的深入推进, 其中就包括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从 DR 分组策略到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调整和改革,从医院对总体医疗成本的预测到医院绩效考核,都需要通过信息系统作支撑。”
DR 本身是一个病例组合的概念,把特征相似的病种归到一个类别,称为 DR 组。DR 基于 ICD 编码进行分组,综合考虑患者诊断和手术操作、年龄、合并症与并发症等情况,将临床过程相近、费用消耗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个 DR 病组。
目前,业界的共识是,要推进 DR 应用,提高病案首页质量是重中之重。病案首页是整个住院病案最重要信息的浓缩,病案首页数据是医院管理的基础,通过分析病案首页数据,能够体现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
“ 病案首页已经从传统的医疗文书资料上升为 DR 支付的重要凭据,也是国家考核医院相关指标的重要来源。当前,国内医院在病案首页管理方面水平不一。按照国家要求,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超过 93%的合格率才可以满足 DR 分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不达标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大部分医院的病案首页均由医生手动填写,不能从电子病历系统自动采集;另一方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