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文汇报/2023 年/3 月/4 日/第 T20 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数字赋能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市民生活,建设线上线下智慧便捷的社区美
好生活圈
北新泾街道:激发城市数字化转型变革力
建设数字家园示范标杆,奋力绘制中国式现代化的社区生动图景
上海首座“ 未来城市” 体验的一站式场馆——长宁区数字长宁体验馆内,以北新泾数字社区建设为蓝本展出的“ 新开门七件事” 2.0 版本实践,展现了数字新技术在服务多元对象、优化小区管理、强化精细治理等方面的创新突破和现实应用,不断向市民展现数字家园的美好。
在北新泾街道,这片脱胎于八百年古镇,以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典型“ 老旧小区” 为主的社区,正拥抱着最新科技,“ 数字化” 就像原生在每一个社区肌体内的神经血脉,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丰富的新应用、新场景已经成为这里一道道高质量、高效能、高品质的“ 数字风景”。
北新泾 AI+社区探索始于 2019 年,成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立足 AI 社区先发优势,北新泾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 管用、爱用、受用”,不断推进数字化场景应用的迭代创新。2022 年,北新泾街道智慧社区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智赋百景” 典型应用场景。
面向未来,北新泾街道将深耕数字家园建设,以经济数字化解锁新场景、生活数字化顺应新向往、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打造人人享有更具品质、更加美好的数字社区新范式,绘制中国式现代化的社区新图景。
“ 数智” 新模式 政府和企业双向赋能
政企协同、场景共建、联合创新,是北新泾街道推进数字社区建设中走出的一条新路径。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之初,北新泾街道以“ 揭榜挂帅” 的方式,率先发布一批社区应用场景,吸引了几十家科技企业寻求合作,借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平台,无论是社区还是企业,都尝到了数字赋能社区治理“ 先行先试” 的甜头。
比如,氦豚科技在大会上发布的 COFE+机器人咖啡亭受到热捧,门前总是大排长龙。企业选择在街道的社区中试运营,不断磨合机器出冰系统、液态奶保鲜等技术和专利,社区应用场景与浓厚的咖啡文化相互碰撞助力企业飞速发展。如今,COFE+机器人咖啡亭已遍布上海大街小巷。
社区汇聚各类治理要素,覆盖各类人群,有着多元的需求和丰富的场景。这一过程中,科大讯飞“ 智能语音外呼系统”、百芝龙老年人防跌倒报警系统、“ 健康云” 终端等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经过社区应用场景的检验,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产品技术的迭代更新。政府与企业双向赋能、协同发展,让社区成为数字化转型的试验场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这也是北新泾街道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的一大要义。
用数字化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将应用场景开发作为育商招商营商的重要平台,北新泾街道着力打通营商服务“ 最后一公里”、当好数字“ 店小二”,助力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功能平台建成,联手成立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优化“ 泾治荟” 24 小时营商服务。
去年进博会上,大虹桥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与日本中日数字总商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此次签约,双方共同推进中日生命科学、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技术交流、项目孵化、产业合作,推进中日在线商务投资合作数字平台、中日企业家俱乐部及中日食品共创中心建设,促进中日间新的产业投资合作和企业交流互动。
同步上线的中日文版联盟线上平台,让企业使用在线小程序就可以进行 24 小时在线政策查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询、联盟活动浏览和申请、政务事项办理、会员交流互动、服务事项在线咨询、业务对接等互动
服务,通过“ 线上朋友圈” 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发展。
数字化服务的加持下,中日企业交流发展联盟的资源集聚优势正逐步凸显。今年 2 月,北新泾街道服务的重点企业——日本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获得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证书,成为上海第 36 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有一百个让你心安的理由。” 公司总裁东史彦表示,长宁区为积极引进外资和着力人才引进等提供了许多的支持和服务,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目前,北新泾街道已经集聚一批数字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下一步,街道还将探索数字化转型联合创新实验室,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用联合协同,聚焦重点、集聚资源、创新模式,全方位赋能社区发展和数字经济。
“ 数治” 新范式 线上和线下双向发力
日前,北新泾街道建成全市首个无架空线全要素整治示范区,率先在全域范围内实现市政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辖区内全长 10.87 公里的架空线均已入地,呈现出焕然一新的城市天际线。清除空中“ 蜘蛛网” 的同时,也对沿线居民小区供电线路进行了扩容改造,为推进社区新基建建设夯实了基础,也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如:针对老旧小区新能源车充电难问题,北新泾街道持续推进共享充电桩全覆盖,通过数字赋能实时监测充电情况,提高充电桩周转率。天蒲小区的新能源车主王先生表示,以前最头疼充电问题,现在解决了。
“ 数字化治理” 也关照到建筑垃圾清运。社区里,建筑垃圾不落地的“ 秘诀” 是一套“ 绿房子” 系统,通过可移动建筑垃圾堆放箱内置的超声波干音探头,能实现精准监测、自动推送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