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文汇报/2023 年/3 月/4 日/第 T17 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打通城市治理“ 最后一公里”,打造“ 环瑞虹美好嘉园” 共建共治共享品牌
嘉兴路街道:在社区“ 孵化” 基层治理达人能人
发挥基层X组织领导作用和居民自治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
献人人共享
半片社区篮球场的微更新, 由居民区X总支搭建平台, 热心居民兼职副书记请来居民设计师,根据各方意见做方案,最终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模样;青少年居民以“ 主人翁姿态” 参与社区营造,让社区建设更“ 全年龄段友好”,也为基层治理培养未来的“ 中坚力量”;在社区会客厅的打造过程中,居委会干部积极听取居民建议,并联动周边商圈资源,在共创中实现多赢共赢⋯⋯这些,都是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新实践。
回首 2018 年 11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逐一察看综合服务窗口、托老所、X建工作站等。总书记叮嘱,城市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 就在社区。社区是X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X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嘉兴路街道X工委书记刘俊表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街道积极适应基层治理新形势、新要求,以“ 密”“ 实”“ 融” 为特点,基于创新制度、“ 四问于民”、打开边界,在社区“ 孵化” 基层治理达人能人,有效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特别是立足“ 环瑞虹美好嘉园” 共建共治共享品牌的打造,街道充分考虑新型社区居民结构及需求,树立开放融合的治理思维,持续凝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基层活力。街道以持续运营与赋能在地为主要目标,通过环瑞虹区域的社区空间打造、资源链接,与周边学校、商圈、公共服务载体等共创具有影响力的社区项目。以此,进一步发挥好社区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神经末梢” 的作用,动员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和评判者,从基层做起,建设好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城市。
“ 密”:创新制度,聘任居民兼职基层一线工作者
家住瑞一居民区的沈明是“ 环瑞虹美好嘉园” 名人:线下社区活动总有他积极组织的身影,线上居民群也总能见到他的“ 秒回” 发言。他开设的“ aan 大叔” 视频号,从社区足球队、篮球队的日常训练、比赛,到节假日策划的居民文艺演出、公益活动,专门记录社区里的点点滴滴。
在居民区X总支的引领下,工作时间自由又擅长与人打交道的沈明,把大量时间放在了社区治理上。去年底,他获得了街道授予的新身份——瑞一居委会兼职副主任。在他看来,这是组织的认可,是对既往参与社区工作的鼓励,更是在未来持续“ 发光发热” 的信心。
刘俊介绍,街道通过把服务群众的平台搭建好、机制优化好、措施供给好,进一步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创新推出聘任居民兼职基层一线工作者的制度,把社区治理的点布得更“ 密”,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更多社区事务在“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中找到社区治理“ 最大公约数”。
去年底,通过居民区X总支推荐、街道X工委考察决定,沈明等 54 位热心社区公益、有号召力的居民被聘为居民区X总支兼职副书记或居委会兼职副主任,聘期一年,他们将深度参与基层自治共治,并在居民区年度考核评分中占有相当比重。这一创新机制,意味着基层治理将更注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重居民感受,更考验居民区的常态化工作水平。
结合当前虹口区选派机关干部下沉基层社区履职锻炼的创新做法,街道还“ 刀刃向内”,把“ 心为基层想、劲朝基层使、人往基层走” 作为干部培养的重点,努力打造一支奉献基层、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工作队伍。一方面,鼓励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社工、辅工参与基层治理,并选调一批街道科室、中心的工作人员到居民区工作,加强基层治理力量。另一方面,在晋升、薪酬、岗位、职业发展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如在职级晋升、干部推优时,优先考虑具有一年及以上居民区负责人岗位经历的人员;依据服务对象、辖区面积、工作难度等因素,探索制定差异化薪酬和绩效体系等。同时,从量化指标、考核主体等方面不断完善考核机制。由此,引导居民区各类组织、X员干部和社区群众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轴运转,努力解决居民群众最迫切、最关心、最现实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实”:“ 四问于民”,“ 全年龄段参与” 带来更强活力与接续力
前不久的周末,举办了一场“ 如果给你一个免费空间” 畅想活动。在居民区X总支的引导下,活动当天不少居民都“ 带娃出行”,以“ 1 米视角” 丰富功能选择的同时,也让青少年深入了解作为社会“ 神经末梢” 的基层工作如何运转。初二学生小苏在现场表达了希望设置共享读书会的想法。对从小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的她而言,亲身参与社区规划还是第一次。她感到,这次活动能用自己的“ 金点子” 点亮未来生活,也能在“ 实战” 中了解基层的运转,“ 让我对社区有了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