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东营日报/2023 年/3 月/1 日/第 007 版专版
勇立潮头当先锋 砥砺奋进建新功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纪实
记者 张振
突出“ 一个统领”,抓好“ 一个中心任务”,强化“ 四个支撑力量”,着力推动“ 三个改善提升” ——全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吹响了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奋力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的号角,进一步坚定了全市上下抢抓机遇谋发展、创新实干谱新章的信心和决心。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两大“ 雁阵形” 集群中重点项目加速建设、“ 四新” 经济全面布局、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阔步前行⋯ ⋯ 每一处都折射出蓄势待发的强劲动能。做大港口、做强园区、做实民生、做优环境,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决扛起全市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重任,阔步向前!
两大“ 雁阵形” 集群挺起发展“ 新脊梁”
一个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当下,“ 链式发展” 如火如荼,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抢抓机遇,率先一步,依托临港优势和石化产业基础优势,形成烯烃芳烃、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先进碳材料两大“ 雁阵形” 集群。
何为“ 雁阵形” 集群?主要是指具备一定规模和综合竞争优势,集群内产业链条完整,集群创新转化能力和协作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港北一路上的企业就是生动的场景——
天弘公司生产的丙烯可直供院内的宏旭化学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同时隔墙供应科鲁尔公司生产丙烯腈,进而生产 ABS(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副产的氢氰酸回供宏旭公司用作阿托伐他汀钙的原料;宏旭化学生产的 MMA 可供应给一路之隔的启恒新材料公司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科鲁尔的丙烯腈同时供应隔壁的蓝湾公司生产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泰特尔公司生产特种环氧树脂及系列新材料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油墨涂料、光刻胶、电子电气封装、3D 打印增材等领域,从丙烯原料到新型树脂、光学膜的丙烯产业链逐渐完善。
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筋骨和血脉,稳住产业链供应链,是增加经济韧性的必然选择。为此,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站高谋划、一体部署上下足了功夫:近年来,开发区高标准推进编制《国家绿色循环能源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 ,用规划系统性地指导项目的选择和配套,做好大企业内部延链的“ 小循环” 和企业之间隔墙供应、梯次发展的“ 中循环”,把企业的“ 物理集聚” 变成项目之间的“ 有机集群”。利用现有炼油基础发展烯烃、芳烃等基础石化原料,不断往下游延伸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优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链条设计,积极引导企业按照生产装置互连、管道互通、原料隔墙供应的模式,构建项目产品、公用工程、能源资源循环使用的循环经济,形成良好的上下游原料互供关系。
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也在港口边规划着下一个 “ 雁阵形”集群。渤海湾畔,来自世界各地的油轮往来穿梭,东营港立体综合物流产业建设如火如荼:着力推进投资 18 亿元的 4 个 10 万吨级液化泊位及东营港内航道工程建设,彻底改变东营无深水港的历史;加快总投资 31 亿元的 25 万吨单点系泊项目实施,提升液化品储备供应能力,进一步降低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企业运输成本。加快集装箱、散杂货等泊位建设,进一步完善东营港货运种类。加快临港物流建设,推动总投资 40 亿元的东营港综合物流园实施,今年上半年启动疏港铁路一突堤联络线建设,打通疏港铁路全面运营“ 最后一公里”,实现公、铁、海、管多式联运的原料储存储运供应体系,为加快黄河流域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活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科技是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这方热土上,处处涌动
着锐意创新的浪潮。
山东亿维新材料有限公司不断尝到创新带来的红利甜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 10万吨高品质负极碳材料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山东高端化工创新创业共同体在研发、转化、服务一体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 共同体引进多位博士组建碳材料专业研发团队,持续开展 6 个月以上的中试试验,验证技术可行性,积累第一手资料,完善工艺包设计,最终确定采用全球最先进的两炉三塔生产工艺,实现高端碳材料产品技术交付,填补了国内生产高端针状焦技术空白。
目前所研发针状焦产品包括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针状焦、接头焦、高端负极材料用针状焦等多种产品,并可根据各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