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大同日报/2023 年/4 月/4 日/第 007 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大同在行动
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底色
——市教育系统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田雁
礼仪课堂上,文明礼仪在老师的传授下,渐渐融入孩子们的心田;“ 梦想墙” 上,承载着孩子们不同阶段的努力目标;“ 非遗进校园,传承在少年” 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 标识设置醒目, 法治走廊、 美术之窗等文明元素随处可见⋯⋯走进我市各学校校园,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这是我市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按照“ 六个好” 标准,深入开展独具特色的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使全市广大中小学校育人环境更加优越,校园文化内涵不断彰显,教育特色百花齐放,校风学风春风化雨,师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5 所、省级文明校园 20 所、市级文明校园 76 所,创建全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21 所、市级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34 所。
文化浸润 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
走进市实验中学,南校门西侧,一块《中国梦》主题展板格外引人注目。展板上,大红色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提醒着广大学生:进校要注意言谈举止,做一名“ 讲文明、懂礼貌” 的新时代好学生。
不只在市实验中学,在同煤一中、平城区 14 校、阳高一中、浑源县穆岳小学⋯⋯走遍我市城乡各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主题。为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我市各学校将其植入校园公益广告、文化长廊,张贴、悬挂在校园醒目位置,以拍手歌、顺口溜等形式强化推广普及,做到“ 抬头可见、随处可读”,不仅让学生们能背诵记得牢、能理解有所思,还能让其具体内涵在广大青少年心中长驻、生根发芽。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而学校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全市上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着力加强、不断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为专题德育教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有教材、课程有机融合,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感悟践行。
对于青少年教育而言,精彩有趣的活动往往比单一乏味的说教更有成效。为此,我市还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生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 《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通过主题班会、汇报演出、“ 童心向X” 歌咏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推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校园、随歌入心。
优化环境 厚植校园文明沃土
“ 学校里的文化墙制作精美,极富感染力,当我们学习松懈的时候,墙上那些励志的话语无形地鞭策着我。 ” 在我市各学校校园,富含文化气息的元素比比皆是,处处彰显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优美的环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良好的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
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市各学校把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班级文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化名片、教室走廊、墙壁、校园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让
一墙一石“ 会说话”,让一草一木“ 有教育”,全方位营造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市各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突出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尽情释放天性,提高创造、创新能力,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 道德讲堂’ 让我们感悟传统美德,‘ 好人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