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3 年/9 月/18 日/第 005 版创新园区
蚌埠高新区:“ 淮畔明珠” 高质量发展动力足
本报记者 李争粉 特约通讯员 汤文波
今年以来,蚌埠高新区围绕蚌埠市委提出的工作主线“ 转作风、优环境,抓招商、推创新,增投资、建项目,惠民生、创幸福”,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知重负重、勇毅前行,以“ 拼抢干”的劲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靓丽成绩单。下一步,蚌埠高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身到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真正把高新区打造成蚌埠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9%,位居蚌埠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7%,为蚌埠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2.2%,为蚌埠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为蚌埠市第一⋯⋯
今年以来,蚌埠高新区围绕蚌埠市委提出的工作主线“ 转作风、优环境,抓招商、推创新,增投资、建项目,惠民生、创幸福”,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知重负重、勇毅前行,以“ 拼抢干”的劲头,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靓丽成绩单。
抓产业促协同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今年 7 月,安徽省经信厅发布通知,公布 2023 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名单,蚌埠高新区榜上有名。
根据有关要求,入选安徽省级示范园区需要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龙头企业转型示范、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并且实施一批数字化转型项目。
“ 获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可以说是蚌埠高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蚌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制造业是蚌埠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年以来,蚌埠高新区进一步发挥新材料(硅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等平台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大支持国显科技、昊方机电、凤凰滤清器等骨干企业实施车载显示模组、金属近净成型、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等增品种、扩产能转型升级项目。
作为蚌埠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的代表性企业,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液晶显示模
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慧家居等领域。
蚌埠国显科技车载事业部制造部长彭超武介绍说,为抢占新能源汽车这一新赛道,国显科技
专门成立车载事业部, 加速推进车载显示业务布局, 车载前装显示模组生产线已于今年 4 月投产。
拥有国家级汽车零部件(滤清器)产业基地平台,汽车滤清器一直是蚌埠传统优势产业。作为蚌埠汽车滤清器产业的龙头企业,安徽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大趋势同步,将在蚌埠高新区布局年产 30 万套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项目。
“ 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拉高滤清器行业的技术门槛,催生新的产品需求。” 蚌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注重研发的企业而言,恰恰是抓住市场机遇、发挥研发实力、扩大市场份额、领先竞争对手的好机会。
位于蚌埠高新区的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行业最大制造企业。该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新布局的粉末冶金高端制造项目已经投产。目前,该公司正加紧与安徽省内车企进行对接,进一步拓展市场。
随着中国(蚌埠)智能传感谷的建设推进,蚌埠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让智能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传感“ 链” 上新能源汽车,也成为蚌埠服务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的一大优势。以希磁科技为例,作为一家磁传感器垂直整合制造企业,希磁科技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领域,2022 年销售收入达到 5 亿元。
“ 抓产业、促协同、提质效,蚌埠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蚌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1-6 月,蚌埠高新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1 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130.8 亿元。推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增效,联合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凯盛 AM 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园区数字化转型项目,实现 123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其中凯盛工程入选 2023 年工业互联网 500 强企业榜单。建强建优安徽省质量强区,双环集团高端装备用精密电阻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普源、航天生物 2 家企业相关产品获批 2023 年安徽省第一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称号。
同时,蚌埠高新区做大建筑业,深化与安徽建工、安徽水利、元鼎建设等本土建筑业企业合作,加大市场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 168.3 亿元,总量居蚌埠市第一;做活服务业,1-6 月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3 家,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3%。
敢改革推创新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今年 7 月,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关于认定“ 数字安全” 等 66 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其中高校院所类 40 家、企业类 26 家。位于蚌埠高新区的新型玻璃制造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
新型玻璃制造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依托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原安徽省浮法玻璃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进行组建,旨在结合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瞄准国内外新型玻璃工艺发展、新型玻璃制造装备研究的前沿课题,解决我国新型高端玻璃制造装备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针对高端装备数据采集、数据开发利用以及智能化等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建立玻璃制造装备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为新型玻璃制造装备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
新型玻璃制造装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的获批,只是蚌埠高新区高质量改革创新的一个亮点。
今年以来,蚌埠高新区向开放要潜力,1-6 月实现进出口 37.9 亿元,增速 20.2%;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 215 万美元,增速 60.4%;新增注册企业 562 家,增速 124.8%。
向改革要动力。蚌埠高新区加快探索“ 管委会+公司” 改革。创新开展开发区赋权工作,承接落实省、市级 177 项赋权事项。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压减预算支出项目 32 个,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现重塑。扎实推进“ 亩均论英雄” 改革,“ 标准地” 已占总出让土地约 60%。
向创新要活力。蚌埠高新区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推荐上报第一批次高新技术企业 53 家,新培育冠佳科技、祈艾特电子等 12 家企业入选 2023 年第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中电思仪、凯盛工程等 4 个项目获评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立项项目。加速科技项目落地,在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上举办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蚌埠高新区专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