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新华日报/2023 年/9 月/7 日/第 014 版江苏服务业
制造业提档升级 服务业创新发展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两业融合试点硕果累累
常发改轩
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 2019 年入选省两业深度融合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单位, 2021 年 10 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区域。近年来,天宁经开区积极探索培育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将两业融合发展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内涵提升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有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2022 年,天宁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42 亿元、同比增长 2.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8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检验检测认证、 工业互联网等核算行业服务业营业收入 97 亿元、 同比增长 10%, 规上工业产值 216.6 亿元、同比增长 4.3%,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57 家。天宁经开区先后获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识示范区、江苏省工信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395 项。
强化组织引导 国家级试点推进顺利
入选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后,天宁经开区成立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专班,建立两业融合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下设领导小组,由经开区X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双组长,区发改、科技、工信等多部门协同参与,落实“ 分工负责、各司其责、协同配合” 的工作机制,形成统筹各方、以上率下、凝聚合力的工作格局。同时,设立融合发展办公室,专人负责、专岗推进,有力统筹试点工作。
同时,经开区完善政策体系,修订和完善现有智能制造、产业优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支持政策,加大对试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并在金融支持、土地保障、高层次人才招引等方面给予充分倾斜。在“ 十四五” 期间,市区两级拿出 400 亿元科创资金,1:4 撬动 1600 亿元社会资本,五年形成 2000 亿元投资规模,天宁区和经开区均出台配套政策,聚焦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金融保障、创新企业培育、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实施“ 饱和式” 投入。截至 2022 年底,招引人才入选省“ 双创计划” 项目 10 个,落户“ 龙城英才计划” 项目 159 个,新增院士工作站 1 家。
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天宁经开区试点工作推进顺利。截至 2022 年底,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两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标杆企业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比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服务业营业收入、实际使用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发明专利等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均完成序时进度;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在全省经开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排名等目标也基本完成。
在国家级试点方案中提出推进 43 个两业融合重点项目, 总投资 327.14 亿元。 截至 2022 年底,
43 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实施,投资完成率 93.4%。目前已完工项目 39 个,在建项目 4 个。
制造业、服务业发展齐头并进
在试点过程中,天宁经开区制造业、服务业呈现深度融合发展、互相促进、齐头并进的态势。以第三代半导体、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新方向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强劲,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网络视听游戏、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蓬勃发展,充分彰显了两业融合魅力。截至 2022 年底,天宁经开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 248 家,占全区 49.5%;高新技术企业 165 家,占天宁区的 51.1%;拥有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57 家,占天宁区的 47.6%,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2022 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 DP 比重为 68.7%,完成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