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十堰日报/2023 年/8 月/15 日/第 T21 版“ 两山” 实践 生态十堰 十堰经开区
生态优先风帆劲 绿色发展意正浓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记者 毛以国 刘奇 特约记者 刘爱理 通讯员 胡静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把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聚力攻坚污染防治、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双赢的目标。
科学治污见实效
今年 1-6 月,十堰经开区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提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3.54,在全省 114 个县(市、区)中,排名第 28 位;优良天数比例 86.9%,较 2022 年同期提高 1.9 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饮用水源地余家湾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茅塔河方块村段断面水质达Ⅱ类标准,达标率均为 100%⋯⋯
碧水蓝天奏凯歌。 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和显著的变化, 是十堰经开区生态环保取得的显著成果。今年以来,该区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的ZZ使命上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守住环境安全为底线,持续推进“ 沟岸户”“ 厂网库”“ 水气固” 一体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为加快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实开展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支沟为治污基本单元,按照“ 管沟同改、水岸同治” 原则,统筹推进 16 条支沟治理和茅塔河中游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建立水污染响应应急机制,开展工业园区雨污管网排查整治和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配合开展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分析,推进东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源头治理为抓手,扎实开展扬尘治理,加强大气污染协同管控,常态化做好餐饮油烟、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治理,推动重点污染源监管、重点减排、重点企业绩效提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 四类清单” 落地见效。支持 4 家工业涂装企业申报入库开展有机废气浓度治理,谋划推动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24 个,监督性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 80 台。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推进沥青拌合站搬迁,支持柯家垭村吕家院实施村庄共同缔造项目建设,开展重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
扎实开展“ 7+1” 专项治理,最大程度预防生态环境风险。对重点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商
住区、河道沿线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第一时间整改河道管网问题 77 个、工业园区管网问题
64 个,整改率 100%。推进建材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治理,对 8 家商砼站、沥青拌合站、砂石加工等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指导企业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和基础设施。推进重点监管单位违法排污专项治理,对 9 家重点监管单位落实区领导包保重点污染源,建立污染防治责任清单。推进支沟分片包干专项治理,压实 36 名支沟长责任,组建 45 人的河道支沟保洁管护专职队伍,发挥好“ 哨兵”“ 哨卡” 作用。推进打击环保手续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上半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529 人次,检查企业 231 家次,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身处城中,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让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
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更浓、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更高。
环境整治惠民生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 河道治理后,像花园一样,我们早晚过来散步,觉得非常舒服。” 8 月 7 日傍晚,在泗河流域茅塔河十堰经开区段生态修复示范段,夕阳映照河面,清水倒映蓝天,河滩上花草丛生,白鹭蹁跹起舞⋯⋯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在此休闲游玩的市民感到十分惬意。
治理一条河,美丽一座城,幸福一方人。2022 年 5 月,伴随着泗河流域茅塔河十堰经开区段生态修复项目全部完工,包含“ 一园一带一廊” 的优美生态环境呈现在人们面前:供市民休闲游玩的休憩园;以种植美人蕉、鸢尾、黄菖蒲、再力花等水生植物,来净化水体提升水质的河道生态修复带;河道里供市民散步、慢跑健身的生态廊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不仅促进河流水质稳定达标,还满足了辖区居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着力打造高品质的人居生活,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住房改造。上半年,天盾花园片区和台湾路片区 2 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动工,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