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参考报/2023 年/4 月/24 日/第 005 版国企周刊
首季开局良好 央企多措并举促发展
记者 沈寅飞
中国节能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6%;中国能建一季度新签合同总额 2977.1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1.98%;国家能源集团一季度新能源开工 160 万千瓦,投产 202 万千瓦,创近年同期最好成绩⋯⋯近期,多家中央企业一季度经营数据揭晓,实现良好开局。与此同时,中央企业也以签订经营业绩责任书、强化责任追究等形式进一步压实责任,全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央企一季度的良好业绩展现了国企改革的优秀成果,也反映出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向好趋势。下一步,中央企业的目标仍将是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多因素支撑开局良好
新时代以来,央企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一季度,央企继续承担好
经济责任、作好经济贡献,这从其近日陆续公布的一季度运行数据可见一斑。
国家能源集团日前公布一季度发电量 288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 2个百分点;新能源开工 160 万千瓦,投产 202 万千瓦,创近年同期最好成绩,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超 30%,单月发电量两次超 125 亿千瓦时,绿电、绿证交易量超去年全年总量。
哈电集团数据显示,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2.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70%,正式合同签约额同比增长 62.7%。
中国有色集团一季度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6.4%,完成年度目标的 33.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年化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 3.2 个百分点,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 12.3%。
在此前国资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 一个目标”,用好“ 两个途径”。围绕“ 一利五率” 目标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益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从一季度央企运营情况看,不少央企聚焦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促进经济恢复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 ”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说,国资委新增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营业现金比率作为考核指标,预计央企将努力提高经营质量,以满足监管考核要求,未来 ROE 和现金流将持续改善。“ 一利五率” 的指标考核传导至下属上市公司,将助推央企上市公司质量和内在价值进一步提高。
国企改革研究专家刘兴国认为,今年以来,经济逐步回归到正常轨道,各类需求都在逐步复苏,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向好,是支撑多家央企一季度取得较好业绩的重要因素。当然,国企改革的深化和中央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也是支撑中央企业在疫后复苏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推动因素。
业绩考核“ 压实、压紧”
近日,国资委举行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暨 2023 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会。国务院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指出,国资央企在新征程上肩负新的使命责任,要围绕实现高水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