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忻州日报/2023 年/9 月/25 日/第 001 版
激活“ 神经末梢” 激发澎湃动能
——繁峙县砂河镇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综述
本报记者 赵富杰 张林泉
编者按:
繁峙县砂河镇在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创新实施了一套“ 清单+队伍+网格+机制” 工作法,初步构建起职责清晰、权责一致、高效有序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制,使乡镇由过去协助县级部门开展执法的幕后“ 配角”,变成独立开展执法工作的台前“ 主角”,由过去执法“ 以条为主” 向“ 条块结合” 转变,由“ 被动执法” 向“ 能动有为” 转变,由“ 刚性执法” 向“ 柔性执法” 转变,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的“ 看得见、管不住” 问题,实现了对违法苗头性事件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避免了矛盾激化,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和谐的多重效果。我们认为,这条经验无疑是成熟和成功的,值得借鉴与推广。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繁峙县砂河镇憨山景区叠翠流金、游人如织,一派繁荣祥和景象。众
多游客对砂河镇的卫生环境和社会治理发出由衷的赞叹。
砂河镇位于繁峙县中部腹地,是晋北旅游文化和交通枢纽,城镇建设起步早、基础好,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公共服务与辐射能力相当于一个中小县城的体量,2018 年 5 月被确定为全省 11 个经济发达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上的瓶颈逐步凸显,乡镇权责不对等、执法能力不适应,成为制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痛点。从 2019 年开始,砂河镇创新实施“ 清单+队伍+网格+机制” 工作法,使基层执法权责更加明晰、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有效改善了长期困扰基层“ 看得见、管不住” 的困境,扭转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局面,打通了基层为民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充分激活基层治理“ 神经末梢”,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砂河镇经济转型亮点频现、发展后劲十足、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昔日闻名的淘金地,变成今日的网红打卡地。
一张清单明权责,有效解决基层治理“ 看得见、管不住” 问题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关键是要厘清县乡职责关系,合理划分县乡权限,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权责不对等、基层执法缺位越位错位问题。作为全省基层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砂河镇共承接了行政执法事项 236 项,涵盖应急、公安、消防、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市场、宗教、人社、农林水、教科文卫等行业领域,共涉及 17 个县级部门。其中行政处罚 195 项、行政检查 20 项、行政强制 14 项,其他行政权力 7 项。为了让行政权力事项放得下、接得住、能用好,砂河镇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系统梳理、清单互认,实现了对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城市管理、环境污染、文化市场等执法监管“ 于法有据”,形成了立案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早发现、敢上手、能制止”的良性循环。
去年 1 月,砂河镇同路村村民反映,有人在村里私采铁矿石。镇政府“ 12345” 工作平台收到上报信息后,立即通知镇执法队进行实地调查,发现采矿人未办理任何开采手续,镇执法队立即向县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队汇报,并联动执法,有效制止了私挖滥采行为。
繁峙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永峰说,赋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权有利于及时解决和处置一些苗头性问题和矛盾,使乡镇工作由“ 被动应对” 变为“ 能动有为”,行政执法由“ 以条为主” 向“ 条块结合” 转变。
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解决多头执法、力量分散问题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队伍建设是关键。砂河镇组建了一支 16 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已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有 11 人考取执法资格证。镇长王海凤担任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分管副镇长杨瑞江担任副队长。队内设两支执法中队,分别负责镇区内和镇区外两大执法片区,初步形成了灵活高效快速反应机制,正逐步从“ 散兵作战” 向“ 精兵聚合” 转变。
砂河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有独立办公场所、执法车辆,全天候开展定点执法、巡逻执法。执法力量由专职执法人员和辅助执法人员构成,实行“ 1+1+1” 对接机制,即 1 名执法队员联系 1 个县直部门(县级派驻机构或县级 9 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对接 1 名镇机关分管领导(参与镇分管领域工作);辅助执法人员为涉及执法事项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实行“ 一员多岗、一岗双责”工作机制,日常工作中兼任执法巡查员、记录员和资料员等,凝聚起强大的基层执法合力;同时,在兼职执法人员中择优建立后备执法人员库,高效整合利用乡镇在职工作力量,同时整合县级 9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和派驻机构,在医药物价管控、制止乱占耕地建房、消防隐患整治、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县乡(镇)联动执法,跟案学习、实战强队。
镇长王海凤说: “ 成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明确了权限和职责,我们的工作有了依据、有了抓手、有了底气,可以更有作为。”
去年 9 月,镇执法队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义兴寨马家坡有一处某企业宿舍楼建设工地,土地证面积为 14.43 亩,实际占地面积为 29.7 亩,超出 15.27 亩,执法队当即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据上下联动机制,依法将案件移交给县自然资源局处置。
去年 5 月,镇执法队接到繁峙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案件移送函,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山会村某煤场进行调查。经查,该煤场在没有办理齐全用地手续与环保手续的情况下配备煤场设施,根据现场勘验笔录及调查情况,对其下发《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 ,并向供电公司发送断电函,责令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清理复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