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吕梁日报/2023 年/9 月/22 日/第 001 版
做好“ 酒” 文章 古韵酿新香
——汾阳市全力推进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刘少伟 通讯员 郝健
佳酿出吕梁,汾酒甲天下。自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授牌以来,汾阳市以专业镇、数字化为抓手,宏观调度、精细部署,高扬“ 高起点推进、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实施” 的战略旗帜,全力推进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做大做强,走出具有汾阳特色的集群经济发展新路子。
据统计,汾阳市今年一季度白酒产业投资 1.34 亿元,同比增长 369%;全市白酒产业累计营收 71.74 亿元,占全市工业营收比重 70%,同比增长 20.6%,远超全市工业营收增长率;白酒产业累计产值 61.22 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 65%,同比增长 27.9%。
高位谋划 锚定建设方向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流传千古的唐诗和 1982 年杏花村镇东堡村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酿酒器物小口尖底瓮,无不彰显着汾阳市源远流长的酿造史。带着这份历史的馈赠,汾阳市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2022 年汾阳市共有白酒关联类企业 485 户,白酒产能 19.5 万千升,产量 17.7 万千升,占全省白酒的五分之四、全国清香型白酒的五分之一;产值 201.5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53%;完成税收 18.2 亿元,占汾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66.5%。
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专业镇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产业保障。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专业镇后,汾阳市坚持把专业镇建设作为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吕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全省“ 传统、特色、专业、优势” 要求,编制印发了《汾阳市推进“ 杏花村汾酒” 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20 年—2035 年) 》《杏花村酒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汾阳市“ 杏花村汾酒” 专业镇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大纲,聚焦“ 打造十里酒城、建设世界酒都” 这一战略定位,全力推进清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中国酒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全球知名酒文旅融合发展引领区等三区建设。
围绕“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储酒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条持续完善、白酒品味持续提高、酒文旅融合大见成效、专业镇发展效应凸显” 六大发展目标,汾阳全力打造省级专业镇示范标杆,力争到 2025 年底,白酒年产能(产量)达到 50 万千升,白酒工业总产值实现 500 亿元,酒文旅游客量突破 500 万人次,建成优质酿酒高粱基地 15 万亩,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达到 12 户。并全力抢抓政策机遇,在用足用好省级 20 条、吕梁市级 16 条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汾阳实际,制定实施支持汾酒发展行动、白酒产能提升行动、酒类品牌创建行动、市场营销促进行动、高粱基地建设行动、“ 酒+” 综合发展行动、行业人才培养行动、标准体系认定行动、扶持酒业发展行动、白酒产品维权行动等 10 大行动 30 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推动资金、产能、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向专业镇集聚。
强企补链 夯实建设基石
3 月 30 日,汾酒 2030 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在汾阳市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项目占地约 1932 亩,总投资约 91 亿元,建设周期 3 年。这是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项目之一,也是“ 杏花村汾酒” 专业镇建设的重要载体。
专业镇建设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支撑。汾阳市以构建白酒全产业链为抓手,全面落实“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 改革,推进“ 三个一批” 项目建设,出台《汾阳市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专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班工作方案》,通过“ 政企合作+联动建设” 模式,全力助推白酒及上下游产业强企补链扩群。在上游产业强化配套供应方面,由财政投入 5000 万元,对酿酒高粱每亩补助 543 元,力争酿酒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 12 万亩以上,年总产量稳定在 6 万吨以上。大力支持惠康包装、协盛源陶瓷瓶、鑫晶包材等包材产业项目建设,启动区域公共仓配中心建设,推进源隆仓储、福锁仓储、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