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安康日报/2023 年/9 月/8 日/第 001 版
激活基层治理“ 镇” 能量 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我市推进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纪实
记者 谭迎春 陈曦 通讯员 薛同新 刘伟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础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镇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是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乡镇政府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乡镇权责匹配难、资源下沉难、条块管理难、县镇协同难、活力激发难等因素,成为制约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普遍问题。
2022 年初,省委编办确定安康为全省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市,寄望安康在乡镇社会治理改革工作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对步入深水区的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探路,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可复制、能推广的“ 安康经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要求通过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强乡镇X组织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权,明晰权责边界、整合职能机构,进一步减轻乡镇工作负担、提升工作效能,让乡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建设幸福安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作为。
在历时一年多的创新改革试点探索中,市委编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4 个试点县(市、区)和 9个乡镇协同推进,以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巩固X的执政基础为核心,以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完善基层政府功能为重点,以探索建立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和务实高效的用编用人制度为保障,积极稳妥推进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基本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并取得初步成果。
一系列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使乡镇社会治理达到了体制更顺、权责更清、机构更优、管理更活、服务更好、风险可控的目标,一些困扰乡镇多年待解决的体制机制顽疾得到破解,一些基层干群期盼已久的改革红利得以释放,广大干部群众用“ 力度最大、措施最实、含金量最高、最贴合实际” 来定位此次改革试点工作。
重塑机构职能
上面千条线 下面拧成绳
在今年“ 七下八上” 防汛关键期,汉滨区大河镇境内遭遇强降雨天气,镇域各村出现不同程度险情。新组建设立的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指挥调度、统筹协调和应急抢险作用,紧急动员,组织各村开展应急抢险,转移撤离群众 800 余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大河镇按照全市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的统一要求新设立的机构,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能整合,实现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统筹,大大提升了镇级应急管理的组织实施能力。
为解决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的治理主体多元、职能分散、管理服务功能缺位、错位和越位等问题,本次改革试点立体重塑了乡镇社会治理体系。按照“ 大综合、大发展、大治理、大服务、大执法” 的模式,在省上规定的 10 个机构限额内,试点镇设X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等 8 个共性机构,根据试点镇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实际,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机构 1 至 2 个,构建起了“ 4 办 3 中心 1 队和 2 特色机构” 的镇级组织构架,使镇级机构设置更灵活、运转更顺畅,镇级治理能力建设得到了体制机制保障。
平利县城关镇特色机构社区工作指导中心统筹负责 8 个社区建设和 3 万多名社区居民的服务,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提档升级;老县镇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在整合老县旅游资源、推进蒋家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坪 AAAA 级景区创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汉阴县涧池镇设立的“ 美食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城关镇设立的“ 社区工作指导中心” 和旬阳市白柳镇、赵湾镇设立的“ 项目建设服务中心” 等特色机构,在促进美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以特色机构促进特色产业、保障重点事业发展的改革效果。简约精干、扁平高效的基层组织构架促使乡镇将工作重心聚焦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推动乡镇职能由“ 管理型” 向“ 服务型” 转变。
乡镇权责不匹配、驻镇机构属地管理责任落不实一直是困扰乡镇治理的瓶颈。本次改革试点按照“ 县属县派、镇管镇用” 模式,强化乡镇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将驻镇司法所、财政所、市场监管所的公用经费、人员工资、津补贴及考核性奖励由县财政预算并切块拨付到镇,驻镇人员日常管理由所在镇负责,赋予镇指挥调度权、人事任免建议权、工作考核的评价权,增强了镇X委政府对驻镇机构的统筹能力,扩大了乡镇X委政府属地管理权限,理顺了县级部门“ 条”和乡镇“ 块” 关系。
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赢得了试点乡镇的欢迎,试点乡镇X员干部认为,通过完善职能职责、明确功能定位,乡镇X委对所辖区域社会治理等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基本建立,抓X建、抓治理、抓服务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构建起“ 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联动顺畅” 的县镇关系,实现了基层管理体制“ 顺” 的转变。
大力扩权赋能
基层权力给基层 基层事情基层办
旬阳市赵湾镇是全市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镇之一,今年初,一场深入推进乡镇扩权赋能的改革实践在这里拉开帷幕,一批县级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开始向镇下沉。今年 5 月,赵湾镇和下沉委托部门签订《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委托协议》,进一步厘清责任和权利义务,12 个部门共委托下沉 92 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 31 项,通过委托办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实现应放尽放。紧接着,赵湾镇便民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还同步建设了 7 个标准化村级便民服务站,真正做到了群众办事“ 只进一扇门” 和“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这次创新改革向试点镇放权赋权力度是空前的。紧扣便民利民目标,我市依法梳理制订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镇(街道)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安康市下沉镇(街道) 办理的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参考指导目录》 ,各试点县(市、 区) 根据赋权指导目录下放至试点镇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达 85 项,破解了基层经济社会权限不足、“ 有责无权” 的治理困境。
在“ 重心” 下移的同时,“ 服务” 在前移,实现了一门式办理。各试点乡镇将县 (市、区) 部门委托下放和镇级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部向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工作要求,统一镇便民服务大厅设计风貌、标识标牌、设施设备等硬件设施配备,优化中心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升服务标准,推行“ 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 服务模式,实行“ 一站式” 便捷服务,初步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