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内蒙古法制报(汉)/2023 年/9 月/5 日/第 005 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乡村振兴创佳绩 融合发展谱新篇
——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苏镇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宋宏颖 通讯员 肖建磊
地处赤峰市翁牛特旗东北部的海拉苏镇,总面积 806 平方公里,下辖 4 个嘎查、1 个社区、3个分场,是翁牛特旗唯一一个牧区镇,曾荣获“ 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荣誉称号。
近年来,海拉苏镇在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X建为引领,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各民
族凝心聚力,绘就了一幅草原牧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筑牢ZZ基础
以X建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
海拉苏镇坚持将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ZZ基础, 紧紧围绕一个核心、 着力建强两支队伍,为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海拉苏镇X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落实旗委、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 抓好X建就是最大的政绩” 理念,充分发挥好ZZ领导核心作用,揽全局、定方向、用干部、明思路、促落实,将X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基层X建工作落地见效,以高质量X建引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 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X组织”。近年来,海拉苏镇X委以抓好建强村级X支部为重点,选优配强“ 两委班子”,在选准用好第一责任人X支部书记上特别用心思、下力气,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 领头羊”。全镇村级X组织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农牧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牧区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该镇X委十分注重发挥X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村级X支部,让每个X员心中有使命、肩上有责任、手上有任务,让X员找到“ 家” 的归属,全镇上下形成了“ 我是X员,我做到”“ 我是X员,我帮你” 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处处看得见X组织的身影,让群众在一天天的变化中增强对X组织的信任,感受到X组织的凝聚力。
海拉苏镇X委书记宋立广说,实践证明,优化基层X组织设置提升凝聚力、选好带头人增强班子战斗力、强化先锋模范作用加强X员引领力,就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牧区X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让基层X组织更好发挥“ 主心骨”“ 领头羊” 作用。
夯实产业基石
推进农牧业产业现代化
海拉苏镇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坚强基石,紧紧围绕推进农牧业产业现代化目标,持续做强做优两大产业,不断提升农牧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当地农牧民形象地比喻,肉牛为百姓“ 驮” 来幸福,水稻为百姓开启增收大门。
近年来,海拉苏镇X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和镇域特色,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全镇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以“ 公司+家庭牧场+农牧户” 为发展新模式,以“ 少养、精养、集中养” 为方向,以草畜平衡为基础,重点发展西门塔尔牛、蒙比利亚牛,在基础设施、饲草供应、改良繁育、资金扶助、技术支撑、龙头企业、市场流通等关键环节加大统筹协调和引导支持力度,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搭建肉牛产业发展共同体平台,实现产业的联建、联做、联动,形成了抱团发展闯天下的良好态势,培育和构建肉牛产业核心竞争力,海拉苏镇已成为全旗优质西门塔尔肉牛繁育基地,全镇肉牛产业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方向迈进。截至目前,该镇共有肉牛养殖户 1000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多户,50 头以上规模养殖户 192 户,培育家庭牧场 61 家,打造人均养殖 10 头以上的肉牛养殖专业村 1 个。如今的海拉苏镇,肉牛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正在为当地农牧民架起一座致富的金桥。
该镇X委、政府借助处于西拉木伦河与少郎河交汇处的地理优势,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为推手,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近年来,全镇水稻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 8 万亩以上,占全镇耕地面积的 67.8%,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率达到 98%,年均产稻米 4万吨以上,现已成为赤峰市“ 红山稻” 主产区。该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品种结构,推动全镇水稻种植产业化、发展品牌化,水稻生产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的主导产业。
海拉苏镇X委副书记、镇长朝格吉乐图说,西拉木伦河、少郎河在这里汇流,这里有目前中国牧区最大的水利工程海拉苏水利枢纽, 水稻全部用两河地表水灌溉, 种植地域全部在含沙土地,水稻生产区域全部获得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