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韶关日报/2023 年/7 月/24 日/第 A01 版
让“ 百千万工程” 在县域落地见效
——我市全力打好“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攻坚战综述
韶关日报记者 邹方筱
县域强则镇村富,县域活则全盘活。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 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号令发出,万众响应。在全面推动“ 百千万工程” 落地见效的征程上,韶关在全省率先构建覆盖市、县、镇三级指挥架构,加快研究制定“ 1+N+X” 政策体系,建立工作机制,并牢牢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突出产业兴县、兴镇、兴村,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全力打好“ 百千万工程”攻坚战,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分类推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让县域“ 强起来”
县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今年以来,南雄坚持与发达地区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思路,靶向定位、扭住“ 平台建设、项目攻坚、绿色发展” 等三大着力点精准发力,培育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成功推动涂料产业集群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雄高新区被列入全国 31 个发展农药产能重点园区之一(我省唯一入围园区) ;依托中科院科研技术打造生物基新材料碳中和产业园, 目前已正式投产; 成功招引中产联总投资 8.8 亿元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项目⋯⋯
这是我市全力打好“ 百千万工程” 攻坚战,跑出高质量发展“ 加速度” 的一处生动切片。今年以来,我市抢抓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支持韶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发展机遇,推
动我市“ 百千万工程” 县域经济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按照省的分类标准推进县域分类及县域工业差异化协同发展,督促各县(市、区)全力以赴落实各项经济工作任务,逐步探索出城乡区域平衡发展“ 韶关路径”。
在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主动靠前做好企业服务,解决重要项目推进过程遇到的痛点、难
点问题,并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多渠道推动项目进度。
在加快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方面,加快推进主平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 11 条重点发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集中精力引进一批优质项目。同时,打造特色园区,招引落地一批产业项目,重点承接和发展 1 至 2 个特色产业。
在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方面,积极开展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持续优化招标投标环境,并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人才,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多措发力,绘就经济蝶变“ 实景图”。
截至 5 月,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20 亿元,浈江区、曲江区突破 230 亿元,乐昌市、南雄市、翁源县突破 140 亿元,仁化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突破 120 亿元,始兴县突破 110 亿元,新丰县突破 85 亿元,全市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着力补齐美丽圩镇建设短板,让城镇“ 美起来”
稻田方正,满眼绿意;房屋齐整,错落有致;村貌洁净,村民喜笑颜开⋯⋯走进南雄市湖口
镇,一幅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景象在眼前展开。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不少村民说,在“ 百千万工程” 带动下,村子环境美了,自家收入高了,生活幸福感更强了。城乡风貌是一个地方最直观的形象名片,不仅是城乡建设的外在形象,也是城乡自然与人文
融合的内在气质,更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与社会治理能力。
今年以来,我市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聚力美丽圩镇建设,全面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着力补齐圩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强镇兴村产业,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城镇形象面貌焕然一新,镇域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推动城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改善乡镇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