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濮阳日报/2023 年/7 月/3 日/第 007 版专版
“ 五星” 闪耀 照亮乡村振兴“ 星” 蓝图
——清丰县阳邵镇扎实开展“ 五星” 支部创建工作纪实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王昊
创新推行“ X委+支部+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 模式,镇X委牵头,组织报录村等引黄入冀补淀沿线 7 个村成立联合X总支,发挥组织优势,带动资源整合,建成 1.5 万亩叶菜产业园,开发林下土地,发展 800 亩中药材种植,探索出一条“ 生态优先、产业驱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径;依托卫河苏堤码头,建设以“ 卫水秋风” 为主题的大运河博物馆,打造集瓜果采摘、商贸民宿、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文旅示范园区⋯⋯
“ 五星” 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清丰县阳邵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把“ 五星” 支部创建作为基层X建工作的“ 一号工程”,坚持X建“ 第一责任” 引领和保障发展“ 第一要务”,高标准推进,抓实抓细各项举措,让“ 产业兴旺星”“ 生态宜居星”“ 平安法治星” “ 文明幸福星”“ 支部过硬星” 闪耀在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上。
阳邵镇瞄准创“ 星” 目标、创新工作举措,建立两个“ 543” 工作法。一是开展清集体资产、清矛盾纠纷、清软弱涣散村、清陋习、清安全隐患的“ 五清行动”;推行X政正职联片帮村、班子成员联村帮组、村“ 两委” 干部联组帮户、X员联户帮困的“ 四联四帮” 模式;建强基层X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村民自治组织“ 三个组织”。二是设立“ 一星一专班”,实行五个专班推进;明确X支部主导、规划指导、宣传引导、跟踪督导四个创建导向;建成X建引领、镇村协同发展,上下联动、四治融合治理,全员参与共创共建共享的三个工作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基层X组织“ 创星夺旗” 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深里走、往实里走,交出了“ 五星” 支部引领基层治理“ 高分卷”。
聚力“ 一村一品” 走好产业兴旺“ 路子”
“ 五星” 支部要创建,产业兴旺是关键。阳邵镇牢固树立产业优先发展理念,注重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充分发挥X组织和X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 X组织+合作社+农户” 三位一体模式,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使乡村振兴基础更加牢固。
阳邵镇建立“ X组织+企业” 抱团发展、互利共赢的“ 双绑” 机制,投资 1000 余万元,在西志节村利用民生新型建材厂生产线余热建立腐竹烘干厂, 引导村集体以土地入股, 享受企业红利;持续扩大“ X建+食用菌” 成果,依托范石村、滩上两大基地不断改良食用菌品种,升级改建食用菌大棚,建设菌棒生产车间,成立河南三餐源食用菌有限公司,年产菌棒 2000 万棒,带动周边 100 余名群众致富;坚持“ 一村一品”,以南部叶菜产业带、北部辣椒产业带、东西瓜果产业带、中心中药材产业带的“ 四带” 布局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镇共发展甜瓜、西瓜、草莓等水果大棚 700 余座,种植金银花等中药材 500 余亩,叶菜种植面积 2.3 万亩,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 16 家,配套建设冷库 18 座,年产销各类蔬菜 20 万余吨,经采摘装袋冷藏初加工后,年产值可达 1.8 亿元,带动周边 1000 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全年可实现劳务收入 3000 余万元;创新推行“ X委+支部+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 模式,镇X委牵头,组织报录村等引黄入冀补淀干渠沿线 7 个村成立联合X总支,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带动资源整合,建成万亩叶菜产业园, 流转 800 亩林下土地开发紫苏种植; 充分挖掘文旅资源, 依托卫河苏堤码头, 以 “ 卫水秋风” 为主题建设大运河博物馆,打造集瓜果采摘、商贸民宿、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文旅示范园区,探索出一条“ 生态优先、产业驱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五星” 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推动村X组织领办合作社 40 余家,6 个村村集体经济在
20 万元以上,所有村庄全部实现村集体收入正增长,董石村、报录村、西志节村等一批集体经济强村脱颖而出。
聚力环境整治 扮靓生态宜居“ 面子”
阳邵镇坚持X建引领,以“ 五星” 支部创建为抓手,着眼创建要素,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 五星” 支部创建深度融合,突出人居环境、生态治理、城镇建设,上下联动、合力攻坚,以“ X建红” 引领“ 生态绿”,进一步提升全镇村容村貌。建立“ 科级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胡同、胡同长包户” 网格化治理体系,对全镇 32 个村实行分类精细化管理;编制完成村庄规划 11 个,实现“ 四星” 以上村全覆盖;先后投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