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襄阳日报/2023 年/7 月/13 日/第 003 版专题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奏强音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全媒体记者 胡采棣
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让X的二十大精神和创新理论在田间地头“ 生根发芽”;文艺精品进基层、有看头,让各界群众近距离感受精神世界的“ 沁人芬芳”;新闻宣传有深度、有力度,让可亲可敬可爱的襄阳形象“ 叫响华夏”“ 闪亮全球”;文旅产业提品质、壮集群,让八方游客接踵而至流连忘返⋯⋯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确保X的理论武装、对内对外宣传、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同步推进,为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力量,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奏响动人强音。
1 夯实理论武装 筑牢思想之基
从前辈事迹里学到的勤廉家风,于工作点滴中领悟的实干信念,在是非抉择前坚守的廉洁本色⋯⋯ 2 月 23 日晚,“ 贯彻二十大 同心话清廉” ——襄阳市“ 襄理襄情” 理论微宣讲大赛盛大举行,经过层层选拔的 9 名“ 基层宣讲员” 走上舞台,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将身边的清廉故事分享给全市干部群众。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思想引领未来。2022 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同迎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有机结合,不断丰富理论学习、宣教的形式与内涵,让全市干部群众自觉自发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X的旗帜高高飘扬、X的声音深入人心。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X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开展集中研学 25 次、 举办 “ 襄阳论坛” 5 期;印发《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参考》和《2023 年县处级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 ,引导各级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逾千次⋯ ⋯ 随着理论学习层层推进、学思践悟有机统一,红色思想的根基不断得到夯实。
市委领导以上率下,牵头“ 进基层” 宣讲百余场,结合X中央部署与襄阳实际,传递思想、谋划方向、部署任务,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约 2000 支“ 两团多队” 宣讲队伍“ 兵分多路”,根据自身和受众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通俗易懂、紧扣实际的宣讲方式、内容,让近
200 万群众“ 学得会、记得住”;X员教育大篷车、视频微宣讲、“ 书香溢襄阳· 理论进基层” 活动等活泼新颖、互动性强的“ 新式宣讲” 百花齐放,让更多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理论、爱上学习⋯⋯通过坚持“ 需求导向”“ 用户导向”,锐意创新形式内容,理论宣讲走深走实、红色思想入脑入心。
围绕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X代会部署,召开多次会议,梳理推动襄阳发展的具体思路、明确路径;连续开展作风建设“ 奋进年”、“ 实干年” 大调研,甄选调研文章近百篇,为推动上级部署落实落地提供建议;举办“ 加快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助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大讨论活动,发动 3.5 万干部群众,征集“ 金点子” 1200 余个⋯⋯围绕学习成果的转化运用、开展一系列活动,让理论光辉更加闪耀。
欲事立,须是心立。随着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市X员群众衷心拥护“ 两个确立”、忠诚践行“ 两个维护” 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奋力打造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的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动力更加充盈。
2 深化体制改革 促进文化繁荣
日前,“ 荆楚楷模” 2023 年第二季度上榜人物名单揭晓,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上榜。
这家历经 66 年风雨的基层剧团,主动与新时代同频共振,转型求生,通过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广纳生源、打磨精品、服务群众,打造出《黄河绝唱》 《曾真的故事》等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舞台作品,重新赢回荣誉和观众,成为县级剧团标杆。
2 月 9 日,《人民日报》刊发深度文章《“ 板车剧团” 唱起古老越调》,全面展示被称为铸就文化事业新辉煌的“ 板车剧团” 的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锐意改革、拥抱新生的经验做法;4 月 14 日,该中心青年演员孙帅康、张霜枫携精品剧目《凤仪亭· 小宴》登上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再次让湖北越调走进全国视野。
助力地方戏曲重现荣光,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成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发布《襄阳市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构建机制、完善流程、细化责任、步步推进,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以深层次改革激活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源动力。
坚定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外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创新“ 四个一” 新闻舆论工作机制、构建扁平化新闻宣传指挥调度体系等方式提升机制效能;探索市级媒体融合发展“ 襄阳模式”,集中资源和技术优势,打造“ 汉水襄阳” 新闻客户端,实现“ 一端看襄阳”,装机量已突破 150 万,261 家单位入驻“ 汉水号”。
持续深化文艺院团改革——
修订《襄阳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奖励扶持资金管理办法》 ,指导各院团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实施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工程,专业人才“ 青黄不接” 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实施襄阳文艺精品质量提升工程,围绕襄阳人文历史和新时代新作为,重点策划了襄阳花鼓戏《醉美莺河》 、襄河道坠子《暖心》 、湖北越调《百里丹渠》等一批文艺精品,收获业界人士盛赞和当地群众喜爱。
深入开展“ 文化惠民” 活动——
组织策划“ 文化惠民艺暖人心”“ 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 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动,在扎实开展“ 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 传统活动” 的同时,依托新兴文化旅游景区优势,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开展赏月游园会、奇幻烟火秀等创新型爆款活动,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吸引省内外游客来襄。
大力培育文化数字经济——
不断完善帮扶激励政策,酷娱科技、猫咖网络等一大批新业态企业脱颖而出,今年一季度,
全市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 369 家,实现营收 99.1 亿元,同比增长 11%。
依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我市文化文艺领域百花齐放、周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软
实力持续增强,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壮大主流舆论 凝聚奋进气场
3 万多台收割机投入抢收、干部群众合力“ 雨中夺粮”、536 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三夏”时节,我市争时抢收的典型做法频频登上中央媒体“ C 位”。
随着一系列报道的连续刊发、播出,画面文字中干群协力的团结、不漏一人的温情、科学统筹的高效为全国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展示农业大市良好形象的同时,让无数奋战农业生产一线的工作者受到鼓舞。
好故事要用心讲述,好声音要动情传播。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聚焦主责主业,持
第 2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续深化宣传引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