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 年/7 月/13 日/第 001 版
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基层小微权力强化监督
促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赵震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纪委监委在全区村(社区)组织开展“ 百姓问廉” 活动,采取“ 书记述、群众问、干部答、百姓评” 方式,让村干部“ 一肩挑” 人员现场接受群众问询。同时,镇村两级纪检监察组织跟进监督,督促“ 一肩挑” 人员公开透明履职,让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更阳光规范,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 ,要求强化基层监督促进乡村治理。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行业部门主体责任、惠民政策、项目资金、干部作风等重点,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 一肩挑” 人员的监督管理,督促深化整治“ 村霸”,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确保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村X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一肩挑” 人员,完善述责述廉、廉政谈话和村居“ 一把手” 廉政档案等制度,明确村级小微权力正负面清单,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 四议两公开”,深化村级“ 三务” 公开,确保基层公权力受监督、有制约。威海市纪委监委统筹监督力量,聚焦部分集体“ 三资” 总量较大、承担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的重点村进行提级监督,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强化“ 一肩挑” 人员监督管理。该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区(市、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联系分包重点村机制,通过深入村居走访调研、约谈提醒等方式,坚持将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健全制度、促进治理融会贯通,推动村级“ 三资” 精准清查、权力规范运行。
“ 村霸” 是农村的毒瘤,不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而且严重侵蚀基层政权、危害农村和谐稳定。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深化整治“ 村霸”,紧盯重点人群、重要环节,推动“ 打伞破网”常态化机制化,严查黑恶案件背后腐败和“ 保护伞”。丽水市纪委监委深化清廉村居建设,开展防范和整治“ 村霸” 及其“ 保护伞” 问题专项监督,将清廉村居建设和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相结合,强化基层权力运行监督。遂昌县云峰街道下马村曾因“ 村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