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兴安岭日报/2023 年/8 月/15 日/第 001 版
统筹监督力量 完善监督体系
——地区纪委监委打通基层监督“ 最后一公里” 工作纪实
本报全媒体记者 常龙
全区村支部换届配备纪检委员、建立监督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平台试点建设⋯⋯近年来,地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基层监督新路径,把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ZZ任务,着眼科学统筹、规范运转、提升质效目标,着力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 一体化” 建设,持续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全面激活基层监督“ 神经末梢”,打通基层监督“ 最后一公里”。
统筹监督力量 织密基层监督网络
“ 村承包合同签订完要立即公示,前期招投标材料也要一起公示⋯⋯” 这是塔河县开库康镇
马伦村纪检委员谷瑞民跟几名村干部在沟通工作上的一些事宜。
马伦村在 2021 年 1 月份村支部换届时,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了兼职纪检委员谷瑞民。谷瑞民走马上任后,专门设置了三处公开栏,对财务、村务、X务定期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从那以后,不管是村里的土地发包还是水面发包,全都进行公示。去年,马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0 余万元,村集体累计分红 20 万元,历史性的实现了人均分红翻番。村民监督委员会从人员名单的确定到发放钱款全程参与监督指导,确保钱款一分不少的发放到每名村民手中,全过程没有任何异议。
针对我区辖区面积大,监督对象相对分散、村级监督力量薄弱、基层“ 微腐败” 时有发生等实际问题,全区 43 个乡镇(街道)配备的 155 名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全部到位,80 个村均已配备纪检委员,实现全覆盖。
建立履职清单 明晰基层监督方向
前不久,漠河市黑山村纪检委员高源对全村的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并接受村民监督。
如何让基层监督工作运行更有效?让干部履职更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