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岛日报/2023 年/8 月/21 日/第 009 版未来教育特刊
“ 优质资源倍增”:青岛基础教育格局改变
——访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2022 年 8 月,市委、市政府出台《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学位充足供给、优质资源扩容、育人品质提升等 10 项行动,对全面推进全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进行了系统谋划和部署, 提出了工作任务和目标。 如今,该行动计划发布一年,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在与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的对话中得到了答案。
记者:《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已正式发布一周年。在您看来,优质倍增行动计划一年来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果?哪些数据、细节让您也觉得眼前一亮?
姜元韶:教育系统会同市相关部门,把落实教育倍增计划作为“ 1 号” 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学位充足、布局合理、资源优质的总体思路,以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以下简称“ 两县”)创建为抓手,成立教育倍增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资源配置方式、办学模式和保障制度,全力推进落实教育倍增计划,在优质学校建设、教育内涵提升、强师兴教保障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了格局性变化。
比如,在优质学位倍增方面,我们通过加快推进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加快重点低效片(园)区学校先行建设、加大学位供给统筹保障力度等措施,加快扩增优质学位。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22 年 所、2023 年 68 所,两年新增学位 16.89 万个。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2022 年 62 所、2023 年 70 所,全市强镇筑基省级试点镇扩增至 12 个,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破解低效片区学校建设难题,2022 年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 10 所、2023 年 10 所,推动了低效片(园)区民生配套进一步提档升级。 采取启用新建公办园、 民办园转公办园等方式扩大普惠优质学位供给,2022 年增加幼儿园公办学位 3.7 万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从 2021 年的 51.57%、93.01%提升到 57.73%、95.8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全省第四位上升至第一位。
比如,在家门口好学校扩增方面,我们通过实施初中强校提质、新校高位发展、集团化办学、国际化学校建设等措施,着力推进优质学校持续扩容。坚持“ 建一所优一所” 的目标,高起点谋划推进 100 所新建学校发展,采取“ 一长多校” 办学、提前配备教师跟岗培训等措施,将新启用的每一所学校全部建成“ 家门口” 的新优质学校,市南东片、市北浮山后片、李沧东片、崂山区等一批新的教育高地加速崛起。直面老百姓择校就是择初中的现实,制定“ 揭榜挂帅” 选聘校长、加强校长专题培训和专家团队跟踪指导等 9 项措施,推动 53 所强校提质试点校快速成长。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省市特色高中实现零突破,全市目前拥有省级特色高中 3 所、市级特色高中 6 所,数量还在进一步扩大。推广“ 名校+新校”“ 强校+弱校”“ 普高+初中”“ 高校+中小学” 集团化办学模式,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快速扩容,普通中小学教育集团 165 个,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从 2021年的 34%提升至 66%,66 位校长实行“ 一长多校” 办学。创新国际化学校发展机制,印发实施加强国际化学校建设发展的 19 项措施,全市具备招收国际学生资质的中小学、幼儿园达到 299 所,实现总量倍增。
比如,在教育内涵提升方面,我们通过狠抓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平提升、智慧教育赋能等措施,确保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同时发力,推出局长校长面对面、校长进课堂听评课、大教研组建设、新技术赋能教学等系列措施,2022 年、2023 年我市夏
第 1 页 共 2 页

季高考成绩连续两年创新高,拔尖人才培养等重要指标全省领先。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重点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