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市场导报/2023 年/9 月/14 日/第 D02 版调查研究
聚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容及途径的探析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蔡知彰
摘要: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成才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不仅是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思政课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就是既要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思想ZZ教育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生活体验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内容;途径;探析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讲授内容中的思想ZZ教育价值取向获得感
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指教师对社会价值、国家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追求,其价值取向决定着思政课的方向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政课教师要自觉站在X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思政课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八个相统一” 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之“ 本”。而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带头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通过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马克思主义者所坚守的价值理念。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大思政课” 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X组关于“ 双万计划” 的工作部署,自觉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遵循教书育人的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师要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的ZZ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赢得学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而真挚的学养。
(二)教师讲授内容中的理论体系获得感
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是整个教学的灵魂和核心,要想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关键在教师,不仅需要教师持续提升理论水平,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思政课教师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大学生而言,只有充分理解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所讲述的理论体系,才能真正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刻感悟和理解,进而通过自我教育而形成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科学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对大学生而言,只有通过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所讲述的理论体系的掌握和领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学到思政课所传授给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正确价值观念,进而形成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三是对大学生而言,只有通过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所讲述的理论体系的领悟和掌握,才能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思维方式和正确价值观念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由表层认识向深层认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由片面认识向全面认识、由肤浅认识向深刻认识的升华,从而实现学生内在素养和道德修养水平、理想信念境界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因此,明确思政课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是增强大学生思想ZZ理论课获得感的基础,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政
第 1 页 共 3 页
课获得感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三)教师讲授内容中的历史发展进程获得感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X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X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