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延安日报/2024 年/1 月/2 日/第 001 版
持续奏响新时代招商引资“奋进曲”
——2023 年延安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记者 乔建虎
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宝塔区国家级延安红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合作项目,与台湾巨皇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安塞区空气新动力负氧系统生产合同项目,与陕西有色集团签订黄陵碳硅新材料产业园合作项目……在圣地延安这片美丽的投资洼地上,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滚滚热潮。
更让人欣喜的是,2023 年 1-11 月份,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 758 个(新签约 537 个,续建 221 个),同比增长 8.91%,总投资 2457.21 亿元,同比增长 11.81%,实际到位资金 1040.06 亿元,同比增长 25.67%,完成市考任务 1035 亿元的 100.49%。其中,亿元以上省际项目 403 个,实际到位资金 911.39 亿元,完成省考任务 780.30 亿元的 116.80%,全口径统计完成 131.76%,内资引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实际利用外资 (FDI) 651 万美元, 完成省考任务 2500 万美元的 26.04%。
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落地,蕴含着一个个发展机遇。为何这么多的招商引资项目频频落户延安?这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突出抓好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 ,上下一心、全民动员,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硬核举措。
招商引资,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发展的后劲所在。今年以来,全市招商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三个年”活动开展为抓手,自我加压,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精心筹备办活动、精准对接招项目、精细服务促落地,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稳中有进、量质逐升、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上下齐抓 构建全员招商格局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延安如何换挡升级、爬坡过坎?面对这一大考,全市上下借船出海、借风行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促发展,下好下活招商引资“一盘棋” 。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事”来抓,先后组织召开招商引资工作大会、招商引资季度调度会、产业经济专题培训讲座、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会以及外资招引推进会,制定出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措施文件和考核办法,为 29 个市级经济工作部门下达招商目标任务,就内外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导。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多次对招商引资工作作出批示,亲自会见重要客商,参加投促活动,对接洽谈项目。市政府分管领导每周研究和调度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大员上阵、专班招商,出台措施、精准推进,全年累计召开各类招商引资专题会议 152 次,项目落地推进会议 292 次,新制定出台和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文件 31个。全市上下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导向鲜明、氛围浓厚、成效明显。
发展靠项目,而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更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和“助推器”。一家家大企业的纷至沓来、一批批好项目的相继落地,离不开市上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位推
进、全局谋划——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市一直坚持体现圣地特色,注重宣介实效,务求活动“好看”效果“好
吃” ,精准、创新、高频举办和参加各类投资促进活动。
我市先后举办京延跨区域协作产业对接会、延安数字经济论坛、陕西国际投促会进延安、关
第 1 页 共 4 页
中地区产业转移对接会、“再回延安·投资创业大会” 、豫商入延、侨商延安行等 23 场活动;
我市主动参加民革中央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系列恳谈会、厦洽会、果博会、杨
凌农高会、丝博会、链博会等重要活动 16 场;
随省团赴中亚开展赴境外经贸活动 1 次,签订合作协议 2 个,接待哈萨克斯坦考察团并签订商业合作备忘录;
…………
多场活动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201 个,总投资 1062.65 亿元。
一年来,我市以会为媒、以展为介、借会招商,在合作意向达成和优质项目签约等方面都取
得了丰硕成果,延安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合力攻坚……全市上下精准发力,把“招什么”“怎么招”谋实做实,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多点发力、遍地开花。
现如今,延安全市上下X政齐抓招商、大员上阵招商、专班出征招商成为常态,各级招商主
体招商路子越走越宽, “朋友圈”越来越大。
选商选资 靶向延链补链
如今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内卷”严重的情况下,如何脱颖而出?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把科学谋划、链式发展作为项目招引的主攻方向。
全市上下坚持招商引资项目谋划和储备“一盘棋”,聚焦全市 11 条产业链,以“一库两平台”为抓手,在延链强链补链上做文章,统筹指导各县(市、区) 、管委会围绕首位产业,精心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市县互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调度科学,质效提升。
以“回延安·再出发”为主题,紧盯央企、重点陕企和行业领军企业,强化与专业机构合作,编印了《延安市招商引资应知应会手册》和产业投资导引、项目册、宣传画册以及重点产业链图谱、县域首位产业投资地图,进一步明晰了产业招商的主攻方向和招商路径。
目前在库储备产业链项目 612 个,其中 50 亿元以上项目 26 个,实现了招商项目储备数量、质量双达标。
同时我市聚链成群,把招商项目作为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
延安自然景观优美, 生态地位突出,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区位优势明显。 如何让资源变成 “资本” ,助推高质量发展?“招商就是发展,引资就是建设” “引大引强引头部” “着力打造两千亿级的石油天然气和千亿级的特色现代农业、煤炭电力、现代化工等先进制造以及五百亿级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延安给出态度鲜明的回答。
招商引资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才能破解难题,实现精准化、专业化、定向化招商。
延安立足资源,注重质效提升,引导各招商主体紧盯主导产业、关键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链式招商,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促进产业链持续延伸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