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酒泉日报/2024 年/1 月/24 日/第 002 版专题
风帆劲鼓势正扬 “ 提速蝶变” 谱新篇
——全市 2023 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酒泉融媒记者 郭军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高质量发展答卷:2023 年,我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900 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8%。全市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健康轨道,增长位次处于全省第一方阵,连续 13 个季度获得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贡献奖或进步奖。
一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市第五次X代会确定的“ 1246” 发展思路,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负重前行、顽强拼搏,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步。
强工业 书写高质量答卷
我市作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始终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首位产业来抓。2023 年,我市新能源产业继续扩大,“ 十四五” 一、二批风光电和国家一、二批“ 沙戈荒” 项目顺利推进,常乐电厂 3、4 号机组并网运行,金塔和玉门 750 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中能数科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加快实施,“ 陇电入川” 全面启动。聚焦“ 风光热储氢网” 延链补链,华锐轴承等风电装备项目建成投产,风电装备关键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宝丰一期多晶硅、欧昊异质结电池及组件、正泰晶硅电池片实现量产,光伏全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凯盛大明光热玻璃、大成聚光器生产项目开工,光热装备破题发展;青骐骥制氢电解槽、昆明电缆产品下线,填补了氢能、电网装备产业空白⋯⋯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我市全年新增新能源并网达到 638 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达 2700 万千瓦,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同时,我市现代化工、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也捷报频传:投资 140 亿元的智汇格林低阶煤分质利用项目开工,4 个化工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一级园区;投入 2.3 亿元实施地勘基金项目 44个,实现收益 5.7 亿元;引进落地矿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26 个,全市煤炭产能增加到 980 万吨。
2023 年,我市始终坚持“ 工业强市” 不放松,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由“ 一油独大” 向多点支撑
转变,工业发展多点开花、亮点纷呈。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 46%。
兴农业 沃野田畴展新姿
近期,肃州区果园镇中所沟村的制种大户杨东林早早开始谋划明年的种植计划。
2023 年,杨东林家实施网式甜椒、西葫芦等品种的制种育种,收入可观。“ 我家经济来源主
要靠蔬菜制种。种子公司和我们签订种植合同,付款及时,让我们收入有保障。”
2023 年 12 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有了科技的不断加持,即使在深冬,我市的农业生产依然如火如荼。在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内,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标准日光温室里,各类蔬菜瓜果陆续成熟,源源不断地走向省内外市场。
“ 戈壁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污染源,有助于增加西瓜的清香和甜度,再加上有机基质无土栽培、熊蜂授粉、病虫害绿色防虫、一藤一瓜等技术的实施,让西瓜更加清脆甘甜、绿色健康。” 被称为“ 棚秀才” 的种植能手刘喜来说。
如今,我市已成功打造酒泉戈壁生态农业品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优质蔬菜瓜果远销北上广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大市场,农民种植一座戈壁日光温室的年纯收入达 3.5 万元,进一步夯实了农民增收致富基础。
第 1 页 共 3 页

2023 年,我市新建成高标准种子基地 10 万亩,累计达 30 万亩,生产各类农作物种子 1.42亿公斤,总收入 42 亿元,制种产业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市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蔬菜、花卉外繁制种基地,外繁制种面积 8.5 万亩,涉及制种 17大类、5500 多个品种。
强文旅 力促流量变“ 留量”
2023 年,从五一、暑期到中秋、国庆假期,酒泉旅游热度居高不下。全市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较 2019 年分别增长 10%、11%,消费潜力充分释放。
酒泉文旅的大波“ 流量” 缘何而来?
2023 年 7 月, 东方甄选团队在甘肃进行了为期 5 天的直播活动, 通过 “ 旅游直播、 文化讲解、特产带货” 方式,向全国网友呈现了壮阔绝美的河西走廊风光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作为东方甄选甘肃行压轴出场的酒泉,一经亮相,立即引来大“ 流量”。
应对“ 流量” 热浪,酒泉早已做好了准备:通过推出旅游优惠政策、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文化研学品牌等措施,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营造宾至如归的旅游服务环境。
同时, 新业态的引入也成为酒泉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 2023 年 9 月, 主题为 “ 数智赋能、联结未来” 的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敦煌市举办,敦煌数字文化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示。数博会选择在敦煌举办,正是看中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在敦煌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的亮眼成绩。
在“ 引进来” 的同时,我市“ 走出去” 的脚步从未停歇。2023 年 6 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青海省西宁市、海北州、海西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吐鲁番市、巴州和我省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