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定州日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2 版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 2 月 1 日在定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定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才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和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埋头苦干、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00 亿元、增长 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9%,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4.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再次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 四个百强”。
(一)坚持外引和内扩并举,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举办京津冀智慧体育装备展、第三届定州人返乡创业发展大会等活动 40 余场,浙商产业园、中京国兴氢能产业总部基地等总投资 197 亿元的 32 个项目签约落地。 引进电投育华、 华能新能源等央企三级子公司 6 家, 数量位居全省县 (市、区)前列。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省市重点项目 100 项,完成投资 62.2 亿元,占年度任务的 124.4%。雁翎羽绒、腾达座椅等 17 个项目竣工投产,国际陆港、长亨汽车等 31 个项目有序推进,博萃锂电池、戴诺思贵金属等 30 个项目开工建设。河北长安全球首款超级增程皮卡火爆预售,河北旭阳氨基醇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定州电厂三期项目顺利启动, 定州伊利 3 条新生产线建成投产,“ 四个再造” 迈出坚实步伐。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开展“ 幸福欢乐购”、汽车促消费、家装节等活动,带动消费 1.4 亿元。万达广场假日客流量达 33 万人次,在北京大区排名第五。大力发展夜经济,崇文街、宋街全年客流量超 500 万人次,拉动消费 2.2 亿元,分别被确定为省旅游休闲街区、商业步行街试点。我市被评为全国县域商业“ 领跑县”,全省现场观摩会在定州召开。新宗肉食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正清和定瓷、思本堂缂丝等 7 个品牌获评河北老字号。
(二)坚持改革和创新并驱,动力活力竞相迸发
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 167 个县(市、区)排名第五,被评为国家创新型市。成功举办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技术合同成交 1.69 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达 244 家、金额 3.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6%、15.2%。高新技术企业达
142 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 917 家,均比 2018 年翻了一番。发明专利达 222 件,同比增长
39.6%,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三。荃美生物研制出国际首个口服治疗眼癌药物,复朗施纳米获得全省首个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奖项。河北旭阳获评国家级“ 水效领跑者”,获省政府质量奖。
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当好全省深化改革“ 试验田”,19 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促进农业嘉年华、润阳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落地。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总体进展较快试点,4 次在国家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为全国宅改工
第 1 页 共 9 页

作贡献了“ 定州经验”。入选省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点,先行先试农村财产权益有偿退出等制度,全省交流会在我市召开。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建商品房和存量房登记交易全流程集成网办。 “ 五经普” 清查法人单位、个体户 8.6 万户,比“ 四经普” 翻了一番,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联系点、“ 个转企” 改革试点。新注册商标 1534 个,增速 13.2%、在全省排名第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全部实现“ 双盲” 评审,标准地出让、“ 带方案出让、交地即发证” 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入围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建立“ 检税企” 共建机制,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坚持提质和增效并促,三次产业协同推进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实施数字工厂工程,建设数字车间 43 个、智慧工厂 17 家,全市上云企业达 1102 家,“ 两化融合” 评估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获评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优秀市。新增“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27 家、规上工业企业 17 家,增量均创历年新高。强化工业设计赋能,签订设计服务项目 50 项,河北长安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河北旭阳 5000吨高纯氢项目投产,定州至高碑店输氢管道项目有序推进;新经济产业园、电力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工业呈现出“ 老字号” 活力迸发、“ 新生代” 茁壮成长的良好态势。
文旅产业全面爆发。深挖定州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南城门周边改造、大道观玉皇殿环境整治等项目,打造“ 近悦远来” 的文化旅游名城,我市被评为河北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高标准举办半程马拉松、古城定向赛、东坡行旅知定州等大型文旅活动,“ 百家报业传媒定州行” 吸引全国 260 家媒体到访,中国大学生飞行器大赛聚集 86 所知名高校、1800 名师生参赛,全国少儿华裳汉服盛典网络浏览量达到 4 亿多人次。全年接待游客 925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92.6 亿元,都是 2019 年的近 5 倍。
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176.6 万亩,总产 16.3 亿斤,保持稳定增长。培育省级龙头企业 16 家,千喜鹤、凯威农业等总投资 41 亿元的项目顺利推进,砖路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大辛庄镇被评为全国“ 一村一品” 示范镇。“ 定州白鹅” 入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抬头羊” 跻身省级企业领军品牌。 积极发展现代智慧农业、 绿色生态农业, 建成智慧农场示范方田 1000亩,36 个生态农场试点加快推进,新认证有机、绿色产品 4 个,息冢镇获评省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名镇。
(四)坚持建设和管理并抓,城乡品质快速提升
城市面貌更为靓丽。精心筹办省第七届园博会,众春园、文体中心、客运枢纽主体完工,地市展园顺利推进, 五星级愉景酒店加快建设, 一批城市新地标加速呈现。“ 北二环” 竣工通车,“ 南二环” 获省批复,兴定路东延具备通车条件。国道 107 中段大修完工,我市国省干线好路率跃升全省第一。11 个“ 口袋” 公园、16 处小微绿地建成开放,时代公园获评省四星级公园。推进城市更新,新改建管网 40.8 公里,2000 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成。全市常住人口止跌回升,城镇人口达到 59.73 万人,同比增加 1.23 万人,城市吸引力显著增强。
和美乡村更具质感。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公路 71.5 公里,开通城乡公交线路 26 条,完成 80 个村(社区)街道硬化,新建 5G 基站 336 个,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100%。深化路域环境、人居环境整治,硬化平交道口 5.3 万平方米,恢复道路边沟 6.2 万米,改造提升户厕 5170 座,建设“ 小三园”、停车场 381 处,建成省级和美乡村 18 个,打造美丽庭院 1.3 万户。翟城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高蓬镇被评为河北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镇。成立“ 五老” 协会 526 个,社会各界开展志愿服务 26 万人次、主动捐款捐物 1000 余万元,美好家园共建共享蔚然成风。
生态治理更显成效。全年大气综合指数 4.88,较 2019 年降低 29.2%;优良天数 238 天,较2019 年提高 18.5%,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定州伊利被认定为国家绿色工厂,河北旭阳完成环保绩效创 A。加强河道生态保护,3 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孟良河水质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唐河被评为全省首批“ 幸福河湖”。抓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完成生态补水 2.18 亿立方米,
第 2 页 共 9 页

地下水位最高回升 5 米,获评省节水型城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栽植乔木 47.1 万株,林木覆盖率达 18.42%,美丽定州绿意更浓,生态福利触手可及。
(五)坚持保障和改善并行,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保障不断巩固。全年民生支出80.76 亿元, 同比增长19.2%,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9.2%。脱贫人口人均年纯收入达 1.7 万元,同比增长 14%。在全省率先完成 20 项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 7997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3524 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1.18 万人,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棚户区改造新开工 1500 套,建成 708 套。持续加大补助资金投入,医保待遇逐年提升,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坚定不移抓好“ 一老一小” 工作,千人口托位数达到 4.93 个,提前完成“ 十四五” 规划目标;北邵村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我市建成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 136 个,60 个村(社区)开设爱心食堂,经验做法被新华社、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校 15 所,都府营小学、新立小学、第六中学、第七中学建成投用,新增学位 1.4 万个,城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定州中学入围全国百强,职教中心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人民医院北院区主体完工,妇幼医院新建项目竣工,武警医院新院区、省七院门诊医技楼正式运营,全市床位数达 7237 张,建成省级优势专科 10 个,区域医疗中心作用愈加凸显。举办纪念陈志潜诞辰 120 周年系列活动,北京协和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在我市建立科研、培训等 6 个基地,助力提升乡村医疗水平。累计建成健身场地 4084 个,“ 15 分钟健身圈” 惠及万家。
文化惠民走深走实。坚定不移推进文化繁荣,荣获“ 中华诗词之市”“ 河北省戏曲之乡” 称号,子位吹歌获评全国优秀乐种组合,市图书馆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孔子文化学院定州分院成立,省文促会首个传统文化宣讲基地在我市揭牌,51 家企业、636 所学校(幼儿园)坚持每周学习国学经典,我市被认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示范区。深化“ 双争” 活动,评选“ 河北好人”“ 定州好人”、文明市民 1355 名,在全市唱响了向X向上、向善向好的“ 正气歌”。
(六)坚持防范和治理并重,全市大局和谐稳定
防灾救灾见事早。坚持超前部署、提早行动,大力推进沙河、唐河、孟良河河道整治,仅用
3 个月完成了唐河直角弯险段治理工程,成功抵御了 60 年一遇、最大流量 420 立方米/秒的洪水。防汛期间,2.5 万名X员干部下沉一线、日夜坚守,转移群众 3.7 万人,确保了平安度汛。兄弟县市出现洪灾后,第一时间组织 6 批次、200 余名精干力量驰援,服务了全省抗洪救灾大局。坚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年初便购置了 40 台大型除雪机械,从强降雪天气预警就做好了周密安排,2500 多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连续作战,广大干部群众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实现了重要区域随下随清、雪停路净。
平安建设成效好。紧盯燃气、消防、交通、建筑施工、防溺水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隐患排查、警示教育等“ 六个一” 全覆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5 次,消除风险隐患 4355 个,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取得明显成效。用心用情做好信访稳定和矛盾化解工作,我市做法被中央主题教育简报刊发。乡村“ 法律明白人” 实现全覆盖,被确定为国家试点,全国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回二社区获评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侯家洼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我市成功创建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不折不扣推动X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严格执行中央XXXX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久久为功纠“ 四风” 树新风,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X向纵深发展。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491 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 100%。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民防空、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援疆、工会、妇女儿童、青少
第 3 页 共 9 页

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拼搏竞进,经济运行稳中快进跑出了“ 定州速度”,一大批全国性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现了“ 定州高度”,空前的游客高峰刷新了“ 定州热度”,广大市民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彰显了“ 定州温度”。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实属难得。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定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退役军人和驻定州各单位,向省直各部门,向为定州建设呕心沥血的历届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向在定州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向心系家乡的各位乡贤,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定州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短板是经济体量还不够大,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产业结构还不够优;薄弱环节是民生领域还有一些不足,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关键制约是政府系统有的干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效能还需大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期盼!
二、2024 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要准确把握X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ZZ,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知难奋进,向难求成,全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X的二十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市委八届历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定州,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高品质中等城市建设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
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左右。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些是必保目标,工作中我们将自我加压,力争更高更好。
落实总体要求,做好今年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关键是精神不能垮、信心不能丢。我们的信心,源自X的坚强领导,源自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源自“ 定州人、一条心,建家乡、一起拼” 的强大干劲。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化危机为契机、变问题为潜力,一定能战胜风险挑战、赢得美好未来。二是把牢高质量发展硬道理。既要高质量,科学精准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不断提高发展的“ 含金量”“ 含新量”“ 含绿量”,不能装进篮子都是“ 菜”;又要跨越式,保持良好势头,瞄准全省十强,全力提速度、扩总量、拼经济,努力让定州发展得更快,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三是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把握定州发展的“ 时” 与“ 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省会都市圈构建等重大机遇,开辟新领域、塑造新优势,在服从服务、对接融入中,争取最大红利,加快发展自己。四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作为奋斗目标,坚持“ 为群众再苦再难也不为过,给民生投入再大也不算多”,从群众满意不满意出发,用群众实际感受评判,做到政府干的就是群众盼的,真正让全市人民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第 4 页 共 9 页

三、今年重点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迈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建设“ 六个强市”,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投资消费,点燃更高能级的发展引擎。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
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推动招商提效。把招商引资作为“ 头号工程”,持续完善洽谈项目库、重点客商库、在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