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成都日报/2024 年/1 月/31 日/第 005 版关注
成都高新区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走进成都未来科技城草池罗家社区工程建设现场,一栋栋崭新的住宅楼已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安装配套道路两侧的路灯。随着住宅、商业、学校、社区综合体全部完工,草池罗家社区已整体成形,市民从家出发步行 15 分钟左右,就能在社区周边实现医疗、购物、教育等日常需求。
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多个产业阵地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高郫电子信息产业园内,科创中心项目外立面已全面呈现;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内的诺峰药业全剂型国际化制剂中心项目已开始试生产,将为我国和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的药物;在新川片区,人工智能(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迎来一批科技创新头部企业入驻,全面投运后 AI 创新中心预计将形成上百亿产值规模。
新年伊始,成都高新区发挥“ 主阵地” 作用,以“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的状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民生实事,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强产业
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 月 29 日,成都高新西区,京东方(成都)创新中心项目(二期)现场建设正酣。该项目将聚焦引进显示器件及物联网生态链企业,打造 OLED、车载供应链基地,为区域集成电路、数字通信、智能终端等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好,积极提供强链补链支撑。
就在 1 月初,京东方第 8.6 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内首条、全球首批高世代 AMOLED 生产线,该项目将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显示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正抢抓柔性显示产业先发优势,发挥链主企
业主引擎作用,打造以柔性显示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项目集群。
将视角拉向高新南区——日前, 成都高新区企业沃飞长空研发的 AE200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 适航技术验证机在民航西南局的见证下完成首飞。 飞行汽车 AE200 项目研发工作转入新阶段,未来有望在成都率先落地 eVTOL 公务航空出行。“ 今后大家从成都市中心出发前往天府国际机场,行程仅耗时 15 分钟。” 沃飞长空市场部总监费岚说。
飞行汽车从梦想走进现实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一路集聚发展的火热势头。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形成了以航空装备为主导,北斗产业、无人机制造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在航空领域拥有多个重点研究项目和完整的人才培育体系,在航天领域有分工明确的科研所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重大项目的纷纷“ 落子”,以及持续加快的推进速度,显示出成都高新区招引力度之强、效率之高,更展现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高新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如果将产业发展视作一艘巨轮,那么创新必然是其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成都高新区聚焦锻
造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更多产业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为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以“ 中试+” 生态
打造为抓手,推动科技成果跨越原创技术研发和工业化量产之间的鸿沟。
2023 年 1 月,成都高新区启动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并配套了“ 中试十条” 专项政策。两个月后的“ 中试+” 生态大会上,“ 中试+”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联合倡议签署,将积极营造“ 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 五位一体的中试生态。
第 1 页 共 4 页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建、在建中试平台 44 个,助力优质成果转化项目获得融资超 18 亿元。
重点实验室是产出前沿成果、突破关键技术的重要载体。在成都高新区,作为四川省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天府绛溪实验室接连落地先进计算、量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集成、微波与光子集成四个前沿研究中心,加速聚集来自国内外的高能级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先后两批次发布“ 全球生物医药青年人才策源计划” 项目榜单,聚集高能级人才及科研人员超过 150 人。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正加快建设全国最大规模的区(县)级天使母基金,打通从科技创新
到产业发展的投资链条,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聚集、中试加速和产业升级。
截至 2023 年底,成都高新区天使基金集群规模已超 110 亿元,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获评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3 最佳天使母基金 TOP3”,首次进入全国榜单前三名。此外,2023 年成都高新区政策性贷款产品共支持 6765 家科技企业获得超 110 亿元贷款。
“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以‘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立标杆
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成都高新西区指挥部,迎面可以看到一面写有“ 心系企业服务好,办事快捷效率高” 的锦旗。锦旗来自成都市本土培育和成长起来的唯一一家半导体领域专用激光装备开发企业——成都莱普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在签订莱普科技全国总部暨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仅 10个工作日后,工业用地出让方案就在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挂牌公告,创造了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产业项目用地保障速度新纪录。
“ 项目从拿地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环节很多,会遇到报规报建、施工许可手续办理等各种类型问题。 ” 成都高新西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区指挥部针对重大产业项目组建服务专班,通过“ 24 小时微信服务群” 等便捷形式拓展“ 不见面审批”“ 不见面服务” 的运用范围,确保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企业诉求。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与命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一直将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视为首要职责任务,从需求端出发、从满意度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赋能城市和产业双集中高质量发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