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丹东日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01 版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促振兴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单轩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X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展现担当作为,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推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伟大旗帜 筑牢思想之基
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不断健全用X的创新理论武装X员、教育群众、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持续推动X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聚焦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教育,在X员干部中形成学习热潮。
充分发挥全市四级理论宣讲体系作用,综合运用“ 互联网+”“ 文艺+”“ 红色+” 等形式,广泛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宣讲,推动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振兴区“ 理想邮递员” 青年理论宣讲团获评全国“ 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独有英雄驱虎豹——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及其时代价值》 《震撼世界的立国之战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一抗美援朝战争与抗美援朝精神》获评全国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开展 “ 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 ,形成一系列制度性成果;开展 “ 营商环境就是我们自己” 专题研讨,作为全省优秀案例被省级媒体集中宣传。
坚持守土尽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深入开展“ 扫黄打非” 工作。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开展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壮大主流舆论 奏响奋进强音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自信自强的主旋律、凝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中国共产X成立 100 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浓墨重彩,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 丹东这十年” 等系列新闻发布会凝心聚力,“ 大美边疆行”“ 鸟语花香看丹东” 等中央、省直媒体报道强信心、展形象,各界看好丹东、支持丹东的氛围持续浓厚。
2023 年,聚焦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0 周年,推出系列报道、直播连线,形成刷屏效应。配合央视新闻、新华社、辽宁广播电视台来丹推出“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伟大的胜利》和第十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直播节目《英雄归来》。“ 英雄城市红色丹东” 网上主题宣传话题量达 5000 万人次,作为东北地区唯一案例入选新浪全国优秀话题案例库。在海外社交平台推送《跟着老外逛公园之志愿军公园》等短视频,收获评论 15 万人次。
持续抢救性挖掘整理抗美援朝口述历史,采访志愿军老战士、英雄模范 500 余人,整理形成全国范围内重要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资料库。创作播出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232 集、纪录片《抗美援朝文物故事》10 集,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纪录片《我的抗美援朝》5 集,出版发行国家“ 十四五” 重点出版工程《铭记——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第一册)。《铭记》创作团队成员以《再晚就来不及了》为题,向全国观众讲述抗美援朝故事,历史性进入“ 好记者讲好故事” 全国十佳。
第 1 页 共 3 页
顺应全媒体发展趋势,整合资源力量,成立丹东市融媒体中心。打造“ 丹东发布” 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和“ 智慧丹东” APP 联动发声新闻矩阵,实现一次采集、多元传播。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以“ 一部手机办事通” 为目标,打通基层宣传“ 最后一公里”。
对外宣传品牌效应凸显,持续深耕“ 共游秀美山川、共品鲜美佳肴、共赏优美歌舞” 丹东“ 三美” 边境文化品牌,推出“ 生态、生产、生活” 主题丹东城市宣传片。深化“ 五共五互” 外宣合作机制,提升丹东在周边国家文化影响力。结合“ 文化润疆” ,开展抗美援朝精神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等活动。邀请中央媒体聚焦宽甸河口发展乡村旅游、鸭绿江口湿地候鸟迁徙等推出直播报道,生动鲜活讲好丹东故事。
强化价值引领 涵养新风正气
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以习近平总书记名义向抗美援朝纪念塔敬献花篮仪式隆重举行,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顺利开馆。打造志愿军公园、杜鹃广场等红色地标,建设沿江抗美援朝主题雕塑群。庆祝新中国成立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