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成都日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1 版
守正创新担使命 凝心聚力争一流
——2023 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杨升涛
思想之光照亮伟大征程,躬逢盛世奏响激昂强音。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放眼蓉城大地,宣传思想文化的力量,如雨露浸润百姓心田,又如战鼓催人聚力奋进——
一场场接地气的宣讲活动,让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一篇篇有声势、见实效的新闻报道,打开成都走向全国与世界的门窗;一条条增“ 颜” 提“ 质” 的创新之举,让文明风尚激发城市活力;一个个掀起热潮的文化活动,激活了巴蜀文化的“ 一池春水”,焕发勃勃生机⋯⋯
回望过去一年,成都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履行“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使命任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篇章贡献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强化思想引领 照耀奋进之路
理论上清醒,ZZ上才能坚定。
过去一年,成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把牢首要ZZ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思想之旗凝聚奋勇前行的磅礴之力。
去年 5 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时的足迹,市级领导干部开展主题教育实地学习。在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厅,大家重温总书记关于公园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国网成都高新供电公司,实地了解城市保电供电工作和成都高新共产X员服务队相关情况⋯⋯
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学习贯彻X的创新理论热潮持续升温。成都紧抓“ 关键少数”,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作用,建立“ 一月三学” 机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通过举办读书班、实地学习、专家授课辅导、开展专题调研等形式深化理论学习,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拼经济搞建设的实践力量。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 14 次,各区(市)县和市级有关单位共开展中心组学习 1.8 万余次,示范带动广大X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创新推进宣传宣讲,理论声声入万家。在成都,社区干部、“ 蓉漂” 青年等群众身边人通过坝坝会、“ 湖畔音乐会”“ 百姓故事会” 等形式多样的微宣讲,将“ 大道理” 故事化、生动化、形象化;举办“ 理响成都” 第四届理论宣讲大赛,坚持开放办赛、示范带动,持续扩大“ 理响成都”品牌效应;发挥“ 蓉耀青年” 成都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作用,让新思想新理念深入高校学生,扩大思政工作影响力和吸引力,覆盖青年学子 600 万人次。“ 大运会志愿者” 青春开讲,“ 微网实格”入户宣讲,发放《大运会宣传手册》,广泛营造全民支持、参与、共享大运会的浓厚氛围;“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大思政课、“ 青春大讲堂” 的开讲,让广大青年网上网下同上一堂青春大课⋯⋯ 65 支品牌队伍、700 余支基层宣讲队,开展多元化理论宣讲 3.5 万余场,生动、立体、全面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阐释,理论成果不断涌现。聚焦X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
第 1 页 共 4 页
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实践” 等重大课题研究,推出《新思想指导成都新实践》系列丛书,组织媒体常态化开设新思想学习专栏,《成都日报· 理论周刊》 《先锋》等平台刊发 400 余篇理论文章,策划《总书记来到咱身边:青年逢盛世,奋斗正当时》等精品节目。持续建强“ 学习强国”“ 一街百站”,推动“ 学习强国” 有机融入村社院落等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场景,把市民身边的文化生活场景升级赋能为新思想学习阵地,为新时代治蓉兴蓉注入源源动力。
讲好城市故事 奏响时代强音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
成都大运会期间,围绕“ 爱成都· 迎大运” 等重大主题,精心做好城市形象提升,提炼标语口号 400 余条,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视觉景观装置 93 个,设计制作“ 大运营城惠民” 主题公益广告画面百余幅,在全市户外 LED 大屏、地铁公交电视、电梯广告等载体进行投放。
中外媒体齐聚东安湖畔,10 万余篇新闻报道、超 310 亿次阅读量,让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万千气象成都图景传遍全球;随着第 81 届世界科幻大会正式开幕,全球 36 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余名嘉宾、8000 余名会员共赴盛会,以科幻为媒,引爆科幻热潮。
纵挥凌云笔,书写新时代。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充分发挥
价值引领作用,坚持以强信心为重点,用强大舆论声势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主题宣传高昂响亮。2023 年,中央主流媒体围绕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智慧蓉城建设等主题刊播成都稿件 5000 余篇(条),报道数量居全国前列。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公园城市示范区等重大决策部署,围绕“ 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 四大结构” 优化调整、智慧蓉城建设等全市中心工作,组织市级媒体建立 10 个宣传工作专班,组织 100 余项主题策划,精心开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重大主题宣传,扎实开展“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等专题报道,常态开设“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等专题专栏,推出新闻产品 40余万篇(个),全景展现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实践。
网上网下同频共振。成都聚焦重大主题网络宣传,积极彰显公园城市的独特魅力。加强议题策划设置,做强“ 蓉平”“ 红星评论”“ 观江流” 等网评品牌,推出新媒体产品 4000 余篇,广泛传播主流价值正能量。
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成都坚持移动优先,聚力全媒体建设,实施“ 内容+技术+产业” 三轮驱动战略,深化市广播电视台、成都传媒集团改革,市级新媒体集群总用户数超 3 亿,提质增效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生产能力和精品数量大幅跃升。成都发布、锦观新闻、红星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看度新闻等市级新媒体平台成长迅速,区域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持续攀升。
国际传播创新有为。国际性体育赛事,历来是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绝佳舞台,成都牢牢把握机遇,借势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等重大赛会,面向世界讲好成都活力蓬勃的发展故事、市民的幸福生活故事,350 余家境外媒体齐声共鸣,推出多语种新闻报道,累计触达海外受众上亿人次。组织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多维展示天府文化魅力,举办“‘ 熊猫小记者’ 全球追访‘ 一带一路’ 大型公益新闻接力行动”,搭建深化文明互鉴、增进友谊对话的平台。
厚植文明沃土 点亮城市之光幸福成都,美在文明。
去年 11 月,成都连续 15 年荣登“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榜首。友善包容的市民特质,文明和谐的城市氛围,这就是幸福最生动的注脚。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市井街巷里的面馆让遇到困难的人免费吃面,动车上架起临时产房视频连线接生,重庆歌乐山景区成都姑娘跪地救人,一